2025年3月26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图书馆一楼中庭内,“华师乐集”第十一期以“握手未来”为主题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图书馆、音乐学院与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联合主办,通过学术演讲与音乐演绎的双重形式,带领观众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逻辑,感受科技与艺术交融的独特魅力。
“握手未来”活动现场【刘晓晴拍摄】
作为华南师范大学的文化品牌,“华师乐集”始终以“知识感动生命”为核心理念,自2022年创办以来,不断突破学科边界,推动美育与学科的创新融合。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音乐学院联合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策划举办,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师生校友约180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通过学者解析技术脉络、艺术家演绎情感深度,生动诠释如何以开放姿态拥抱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音乐与演讲的交织,既是对技术逻辑的理性拆解,亦是对人性温度的感性礼赞。
“握手未来”宇树机器人和大象机器人展示【颜蕴琦拍摄】
作为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华南师范大学跨学科美育活动,这次是“华师乐集”首次在大学广州校区石牌本部校园图书馆以外的场地举行。在活动中,智能机器人“小丁”“小白”(宇树科技和大象科技的人型机器人)首次亮相“华师乐集”舞台,与在场观众和学者专家及音乐家们同频互动,在音符与算法的碰撞中,展现出人机之间的美好协作。
智能机器人的迎宾瞬间【颜蕴琦拍摄】
本期乐集特邀华南师范大学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曾碧卿、副院长沈映珊和柴少明三位学者。音乐诠释由2024年在香港创立的室内乐组合“维多利亚三重奏”倾情呈现。该组合由女高音莫子慧、钢琴家陈子欣与大提琴家叶俊禧共同组成,以古典韵律与现代技法交融的独特风格,奏响科技与艺术和谐共鸣的华彩乐章。
活动在巴赫《C大调前奏曲》的旋律中拉开帷幕。钢琴家陈子欣以精湛技艺演绎经典,智能机器人“小丁”“小白”随音符节奏优雅舞动。这一设计既致敬巴赫音乐的科学精神,也展现人工智能与传统文明的创新融合。三百年前,十二平均律奠定音乐理论基石;如今,AI算法以同样严谨的逻辑重构世界。音乐与科技的共鸣,既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更是传承与突破的交响。
智能机器人跟维多利亚三重奏钢琴家陈子欣合作【颜蕴琦拍摄】
沈映珊教授解读《人工智能与大模型》【颜蕴琦拍摄】
沈映珊教授以《人工智能与大模型》为题回应着人工智能、心灵意识之题,系统解析大模型技术的核心逻辑与发展趋势,对比国内外前沿成果,揭示技术革新对社会的深远影响。音乐家随即以艺术语言回应这一时代命题:大提琴家叶俊禧与钢琴家陈子欣联袂演绎舒曼《五首民间风格作品》之一(作品102),大提琴的低沉吟诉与钢琴的跃动音符交织,恰似人类对算法狂欢的博弈;女高音莫子慧以舒尔茨《天堂》和伦纳德・伯恩斯坦创作的《与我一起梦想》发出空灵叩问,虚实交织的声场中,“人”的本质在AI与现实的边界逐渐模糊。
柴少明教授解读《将数据转化为洞察的数据科学》【冯竞拍摄】
柴少明教授以《将数据转化为洞察的数据科学》为题,系统阐释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共生关系,回应着深度分析、推进创新之主题。他深入解析从海量数据中提炼价值的方法论,强调数据思维是解码未来科技浪潮的核心能力——“不仅是发现规律的工具,更是重构认知的语言”。音乐家以艺术语言回应这一命题。维多利亚三重奏联袂演绎三部经典: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旋律变奏如机器学习中的动态优化,暗合算法对最优解的理性追寻;安德烈・普列文的《庇护所》以声乐为“情感主数据”,器乐构建多维矩阵,展现结构化分析的精准美学;皮埃特罗・马斯卡尼《乡村骑士》的间奏曲旋律起伏则隐喻时间序列的波动逻辑,强弱变化恰似数据趋势的推演。
维多利亚三重奏(莫子慧、陈子欣、叶俊禧)【冯竞拍摄】
曾碧卿院长以《促进国际交流和沟通的智能学科与技术》回应着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之题,他强调AI通过实时翻译与智能平台打破语言壁垒,助力跨文化理解,支撑教育、商业创新,践行我国人工智能“三步走”战略。音乐家以印度作曲家祖希・邦萨尔创作的《爱,失落与流放》与美国作曲家埃米・比奇的《爱之歌》回应,前者以阿富汗诗歌咏叹技术洪流中的人性坚守,后者借雨果诗句谱写浪漫旋律,揭示情感是国际交流和构建和平的基石。当算法精准邂逅艺术灵动,这场对话昭示:唯有人文温度,方使科技真正托举人类文明的星辰大海。
曾碧卿教授解读《促进国际交流和沟通的智能学科与技术》【颜蕴琦拍摄】
维多利亚三重奏(莫子慧、陈子欣、叶俊禧)【冯竞拍摄】
“握手未来”活动现场【林希瑤拍摄】
本次“华师乐集”第十一期音乐沙龙,远非一场简单的学术研讨或艺术展演。它以“握手未来”为纽带,在音符与代码的共振中,架起科技与人文对话的桥梁。当算法的严谨性与音乐的灵动性交织,当数据的理性逻辑与艺术的情感温度共融,这场跨界对话不仅展现了学科的无限可能,更诠释了大学美育的深层使命——在技术洪流中守护人性的光辉,在创新浪潮中培育精神的根系。
“握手未来”活动现场【刘晓晴拍摄】
华南师范大学将继续以“华师乐集”为平台,推动艺术与学术的深度交融,让每一期沙龙成为思想碰撞的沃土、文明互鉴的窗口。在这片孕育智慧的校园里,持续播撒创新与责任的种子,让音乐的力量滋养理性与感性的平衡,让知识的根系深扎人文土壤。未来,这里必将生长出更多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时代栋梁,并注入真正的国际化视野和不竭的华师之光。
“握手未来”活动现场【刘晓晴拍摄】
“握手未来”活动现场【徐仪拍摄】
来岛香港的维多利亚三重奏跟智能机器人合影【郑永进拍摄】
(图片由李嘉怡 郑永进 徐仪 刘晓晴 林希瑤 冯竞 颜蕴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