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30日电 3月28日,春意盎然之际,由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简称联盟)、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中心联合主办,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第一届中药产业互联互通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
开幕式上,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孙晓波表示,为深入贯彻联盟“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发展理念,在原有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的基础上,特别举办了本次大会。大会更加聚焦于产销对接,促进中药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共建共享大会”与“互联互通大会”相互辉映的双轮驱动态势。
中国中药协会刘张林副会长表示,协会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与联盟以及业界同仁携手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质量为先,以中药材GAP、“三无一全”等行业标准和质量要求为核心,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化产业链融合,加强中药产业各环节互联互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加强信息共享,加快完善中药行业信息共享平台,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指出,《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强调了“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并重”的主题内容,这要求中医药人“事业、产业”两手抓,用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让中医药产业跨越迭代,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张伯礼院士还进一步阐述了本次大会的核心要义,即深入贯彻《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国家文件精神,秉持“强协同、抓源头、提质量、促转型、惠民生”的核心思想。
作为终端产业代表,华润三九副总裁王亮强调,华润三九致力于承担“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国家战略使命,围绕中药全产业链打造新质生产力,以现代科技解码中医理论,用循证医学筑牢疗效基石,在产品创新、品质升级和品牌创新方面做出了卓越实践,致力于为民众打造高品质、多样化、使用更加合理的自我诊疗药品方案,释放中医药独特魅力。
2025年版《中国药典》的发布,不仅标志着我国药品标准体系再次迈入了更高阶段,也和中药产业内人士息息相关。在本次大会上,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处处长何轶作了《<中国药典>2025年版一部中药标准修订情况简介》主旨报告,通过深入分析,为中药行业更加规范、高质量地发展提供了指引。
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徐宏伟分析了2024-2025年中药材市场行情,为行业提供战略建议;一心堂药业集团董事长阮鸿献回顾了中医药历史与现代价值,并探讨中药材流通与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张林的报告提出以岭药业在中药产业融合和抗衰老研究上的创新思路。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守护呼吸健康,华润三九益气清肺颗粒新药”“2024年第二批中药材三无一全品种基地”“2025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区)”等多个发布仪式,全面展示了联盟成立十二年来,在促进中药材标准与质量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全产业链转化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联盟秘书长郑文科在开幕式上进一步介绍,联盟积极探索建立产需紧密结合的药材生产新组织体系,旨在实现药材质量、产量、价格的可控化管理,推动中药产业标准化进程,并建立科学、完善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
针对中药产业当前仍面临产销衔接不紧密、市场信息不透明、种植行为盲目跟风等挑战,联盟充分发挥其平台作用,除开幕式外特别设立了中药材(饮片)产需对接论坛,旨在探讨如何将高品质药材和饮片推广至更广泛的市场,以及创新性地举办了首届中药材乡村振兴县长论坛,来自全国70余个道地产区政府代表参会,这不仅体现了联盟对道地产区政府工作的关注,也彰显了联盟坚定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
中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上下游产业链等各方的高效对接与深度协同合作。大会期间,同步举办了中药产业主题展览,吸引了3000余人参与,为中药产业构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中药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