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发展“加速键”,佛山建行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按下发展“加速键”,佛山建行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来源:鲁网 2025-03-28 16: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稳定就业、促进增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民营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离不开扎根本土的金融力量“输血赋能”。作为服务地方发展的主力军,中国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以下简称佛山建行)坚决扛起国有大行责任担当,主动靠前发力,持续增强三个能力,精准对接民营企业金融需求,不断创新产品服务,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深层次金融支持。2024年,佛山建行累计向民营企业提供融资超951亿元,占对企业类贷款投放超80%。

科技金融助力民营经济向“新”前行

民营企业是佛山制造的顶梁柱、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为佛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佛山作为制造业强市,如何针对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提升金融服务,有效推动科技创新、新兴行业发展,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不同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普遍具有轻资产、高技术、高成长、高不确定性等特征,加之缺少传统抵质押物,导致其融资需求、金融服务需求与传统金融服务体系的供给存在一定的错位。”佛山建行相关负责人说道。

种种有力的措施,强化佛山建行在科技金融服务领域的参与度。截至2025年2月末,该行当年累计向科技型企业投放贷款54亿元,同比增幅153%。佛山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金融资源的有效流动和配置,我们为佛山民营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普惠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向“快”发展

民企兴则佛山兴。作为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 小微企业串起了千万人平凡又鲜活的小日子,承载着千万个家庭创业就业的小梦想,蕴含着消费的大动能。然而,由于信息透明度低、缺乏抵押等,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渠道狭窄且单一、抵押担保不足、信息不对称等融资难题。佛山建行通过用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围绕“千企万户大走访”主题,用好“粤信服”平台对接登记,促进普惠金融资源再下沉,精准滴灌式为新市民贷款需求线上匹配产品,打通市场信息壁垒,提升小微企业多重渠道获贷可能性。

佛山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建行将继续引导金融资源精准向民营、小微、“三农”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群体下沉,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找准金融需求持续发力,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效,切实把“普”做大,把“惠”做实,为区域实体经济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综合金融赋能民营企业向“高”攀登

经过多年发展,佛山市场经济活力十足,民营企业借助金融赋能实现向上发展的意愿强烈。针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需求,佛山建行提供以下支持:

第一方面的支持,是围绕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需要,提供全方位支持。针对初创期企业,我们强调突出扶持作用。不仅可为其提供股权投资及小微企业免费财务顾问服务,同时,联动建行“智造支持贷”,通过投资、纳税、工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多种定贷模式,为具有发展前景和技术实力的高科技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第二方面的支持,是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早在2017年,建行就在广东辖内设立了总行级并购金融中心,举全行之力大力发展并购金融。具体来看,建行由总行部门牵头,汇集总分支及境内外机构专业人才组建专门项目服务团队,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专业化服务。

数据显示,2024年佛山建行共落地并购业务8笔,合计超33亿元。此外,佛山建行也大力推广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去年佛山建行联动市委金融办、上市公司协会等开展资本市场新政解读及回购增持专题活动,覆盖上市公司50余家,助力全国第三笔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贷款在佛山落地,推动佛山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跨境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向“外”拓展

围绕支付结算服务,依托综合优势,佛山建行可提供对公跨境收汇款、跟单托收、信用证等多种结算方式,支持跨境人民币及28个外汇币种的支付结算,客户可在企业网银、企业手机银行、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多渠道办理业务,节省跑腿成本。除了传统的贸易跨境结算,佛山建行还针对贸易新业态创新产品,推出“跨境e汇”,为跨境电商卖家在境外电商平台收汇提供便利服务,为市场采购贸易客户提供便利化的收结汇业务等,助力贸易新业态发展。

针对贸易融资,佛山建行结合小微进出口企业融资难,门槛高的难点,创新推出无抵押、线上化、低利率的大数据普惠金融贷款产品——跨境快贷,最高可达300万元,适配多种外贸场景,并加强与境外建行联动,鼓励境内企业办理跨境融资性风险参与、跨境代付通等产品,降低境内企业融资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佛山建行融资+融智服务助力佛山民企并购海外品牌/研发机构/优质企业,实现全球化快速布局。在融资方面,建行向企业提供跨境并购贷款、并购基金等全品类并购重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企业在跨境收购企业、无形资产、私有化交易等多个并购金融场景的个性化需求。(梁如盈)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