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长顺:农机“闹”春耕 科技赋能助农忙

贵州长顺:农机“闹”春耕 科技赋能助农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28 14: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阳春三月,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山野田间一派繁忙的农耕景象。长顺作为全国第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春耕期间,广泛推广农机服务,通过科技赋能,高效助力春耕生产。

3月26日一大早,走进长顺县白云山镇思京村大豆玉米制种复合种植示范基地,机械轰鸣,旋耕机来回穿梭作业,翻土、起垄,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承包这片土地,以前用牛犁一天只能犁一亩左右,现在用旋耕机很快,一亩就是20分钟,比牛犁的好,价格也合适,80块钱一亩,我觉得很划算。”白云山镇思京村农户李国华说。

“我们这台旋耕机是104机型,在地块好的情况下,一天的工作量可以犁30多亩,坝压深点,(犁)土又深,搅得又碎,对种植很好。”农机操作员唐信平说。

贵州山地众多,耕地碎片化严重,过去农业生产长期依赖人力和畜力,生产效率一直难以提高。近年来,为解决这一难题,长顺县引进贵州嗯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结合贵州山地特点,加大科技投入,对农机进行研发、生产、制造、销售、运用。

目前,长顺已构建“1+7+N”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1个县级总公司+7个乡镇农事综合服务中心+N个服务网点、N个农机队伍、N个农机业务”为核心的农机服务体系,由县级总公司统筹分配优化农机服务,为农业生产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今年,该公司研发了新农机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为山区春耕春种保驾护航。

贵州嗯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帮成表示:“这款产品的核心优势,防滑性好、接地比压小、通过性强,能适应山地丝滑松软的土地,特别适合我们贵州这个地形。”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通过科技赋能,推广农机使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长顺县拥有各类大中型农机达374台,各类农机资产3000万元。在满足当地农机运用基础上,还跨区服务遵义、安顺等区域。同时,长顺县诚福耕农机公司带动本县及周边业务往来县就业劳动力约4000人,人均增收8000~10000元。

“我们研发的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已经纳入贵州省农机购机补贴,农户购买农机能享受到1800~12000元的购机补贴,在买农机时老百姓可以节约成本。”贵州嗯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厚运说。

(潘梦玉 杨忠山|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