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返乡人 吹开幸福花

便民返乡人 吹开幸福花

来源:鲁网 2025-03-28 12: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吱呀——”清晨的玻璃拉门被轻轻推开,程有华站在“华东便民店”门口伸了个懒腰。山间的晨雾还未散尽,几只麻雀扑棱棱落在枝头,啾啾的鸣叫声混着隔壁豆腐坊飘来的豆香,让这个皖南小村的早晨格外鲜活。

图为程有华在店中,洪羽摄

“有华,快帮我拿包盐!”拄着拐杖的张奶奶颤巍巍走来,布满皱纹的手里攥着两枚还带着体温的硬币,"昨天小孙子回来耍闹,把我灶台上的盐罐子给掀翻喽。"

“来喽!”程有华三步并作两步跨进店里,从整齐的货架上取下一袋精盐。转身时瞥见玻璃罐里晶莹剔透的冰糖,又抓了一小把装袋捆好,“张姨,您血压高,烧菜少放盐。这冰糖是昨儿个新进的,炖肉时放几颗,又鲜又甜。”阳光透过糖罐在水泥地上投下七彩光斑,把他眼角笑出的褶子照得发亮。

二十年前离乡时的场景突然浮现在眼前。那天的晨雾也这般浓,那时他背着蛇皮袋站在村口老槐树下,母亲硬塞进他怀里的腌菜坛子还带着灶台的余温。如今坛子就摆在店里的货架上,里面装着乡亲们最爱的辣酱,成了“华东便民店”的招牌。

图为程有华在整理蔬菜,洪羽摄

“突突突——”午后,电动三轮车的马达声由远及近。程有华用毛巾擦着汗,把还带着泥土清香的蔬菜码进保鲜柜。嫩绿的莴笋断面渗出晶莹的汁液,菠菜根上还粘着碎土。“城里人管这叫‘有机蔬菜’,咱们这叫‘现摘现卖’!”他说笑着接过李婶递来的竹篮,顺手把几盒降压药塞进装菜的塑料袋里,“你要的药我捎来了。”

夕阳把店铺的玻璃窗染成橘红色时,这里就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老人们围着新添的折叠方桌下象棋,烟丝在阳光里打着转儿;几个孩童踮着脚在货架前挑选零食,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程有华一边帮王叔操作助农取款机,一边听着刚从杭州回来的小年轻讲述地铁里的见闻。店门口,“便民服务网点”的铜牌在夕阳中泛着温暖的光泽。这方寸小店,此刻正跳动着整个村庄的脉搏。

图为程有华帮忙附件老年人在助农取款机取款,洪羽摄

夜幕低垂,程有华坐在新换的LED灯下对账。计算器“归零归零”的提示音里,他想起开业第一个月亏损的两千块钱,又看看现在账本上带动五户菜农增收的记录。妻子端来的热茶在桌上氤氲着热气,手机屏幕亮起,烟草公司的“乡村振兴直播课”正在演示社群运营技巧。

月光爬上老槐树梢时,程有华想起昨天给独居的刘大爷送药时,老人突然攥住他的手腕,树皮般粗糙的掌心摩挲着他的皮肤,“这十里八乡就数你的店最贴心,连我这样的老骨头都惦记着...”此刻,母亲留下的腌菜坛、保鲜柜里水灵灵的蔬菜、墙上那幅墨迹淋漓的“货通八方客,情系故土根”,都在温暖的灯光里静静诉说。

“咔嗒”一声锁上门,晚风送来远处油菜花田的芬芳。明天要赶早去收第一批春笋,要帮李叔代收孙子的快递......牛皮封面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勾勒出一个返乡游子最踏实的幸福——让这方小小的店铺,成为乡村振兴交响曲中一个跳动的音符。

黄山市局徽州分局 洪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