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长期事业,而国家公园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载体,承载着自然教育与公众意识提升的重要使命。绿语筑梦宣讲团为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保护项目,始终以"走进热带雨林,守护绿色家园"为宗旨,通过多元化的志愿宣讲活动,将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与保护意义传递给不同群体。近期,宣讲团以四场精心策划的志愿活动为主线,走进校园、深入湿地,用专业知识和创新形式架起公众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展现了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担当。
一、播撒绿色种子:铜山实验小学的生态启蒙课
2025年2月17日清晨,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的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国旗下演讲"拉开帷幕。宣讲团成员以"国家公园——地球的绿色心脏"为主题,用生动的语言向全校师生讲述国家公园如何成为濒危物种的庇护所、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当讲到"一只朱鹮的迁徙需要跨越多少座森林"时,孩子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叹。这场演讲不仅是一场知识普及,更是一次情感共鸣的唤醒。
随后,宣讲团走进五年级课堂,以"生态保护在身边"为切入点开展互动教学。志愿者们将国家公园的动植物知识转化为趣味拼图游戏,孩子们通过拼接滇金丝猴、珙桐树等形象,直观感受物种间的依存关系。"为什么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面对提问,一名学生举手回答:"因为它能维持生物圈内的碳氧平衡,就像我们的身体里的肺一样!"课堂内外的热烈互动,让生态保护的种子悄然扎根于童心。
二、青年对话青年:江苏师范大学的双向赋能
3月3日与3月24日,宣讲团两度走进江苏师范大学,针对大学生群体设计分层宣讲方案。首场活动聚焦青年团员,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守护"为主题展开团课。通过对比美国黄石公园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管理案例,剖析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平衡之道。现场设置的"模拟听证会"环节,让参与者化身护林员、牧民、游客等角色,在辩论中理解多元利益协调的复杂性。
第二场活动则进入2024级中俄学院41班课堂,为师生开展了一场“解码热带雨林生态密码”主题宣讲。宣讲员以海南长臂猿的生存故事为引,通过系列生态示意图,逐步揭开雨林系统的运作奥秘:“为什么一片落叶的归宿,能影响整片森林的水循环?”随着桫椤、坡鹿等物种的生态角色被层层剖析,学生们发现雨林不仅是动植物的家园,更是维系水土平衡的天然屏障——腐殖质层如同隐形水库,兰花附生的树干构成微型蓄水系统。
互动环节中,宣讲团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师生思考生态链的关联性。当分析“长臂猿-榕果-昆虫-沉香”的共生关系时,有学生感慨:“物种间的协作比想象中更精密,就像自然编写的程序。”活动尾声,师生们在便签上写下对雨林保护的思考,拼贴成象征生态联结的树形图案。“原以为雨林保护是遥远的概念,现在明白它关乎每个生命的呼吸节奏。”班长的总结发言,道出了课堂传递的深意。
三、知行合一:九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实践课堂
3月16日,宣讲团在九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启了一场"看得见呼吸的生态课"。不同于传统宣讲,本次活动采用"理论讲解+实地考察"双模块设计。于芦苇荡畔,团队成员演示水质检测方法,揭示湿地净化功能的科学原理。当参与者用显微镜观察到水样中的微生物时,一位家长感叹:"原来不起眼的小生物,竟是生态健康的‘晴雨表’。"
这种具身体验让抽象的保护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生命联结,宣讲团也将视情况在未来定期开展生态监测志愿服务
四、从传播到共创:志愿宣讲的迭代升级
四次活动看似独立,实则暗含逻辑递进:从面向儿童的启蒙教育,到针对青年的深度思辨,再至公众参与的实践行动,形成了"认知—认同—践行"的完整链条。铜山实验小学的课堂注重趣味性,用游戏化设计降低认知门槛;江苏师范大学的宣讲强调思辨性,通过案例研讨激发责任意识;九里湖的实践则凸显参与性,让知识落地为具体行动。
这种分层传播策略的背后,是宣讲团对受众需求的精准把握。团队在每次活动前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小学生更易被故事化内容吸引,大学生倾向于探讨解决方案,而社区居民关注生态保护与生活质量的关联。据此,宣讲内容从单一的知识输出转向"定制化"设计,例如在九里湖活动中融入亲子协作环节,既满足家庭参与需求,又通过代际互动强化传播效果。
结语:让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绿语筑梦宣讲团的四场活动,累计覆盖受众1200余人,收集调研问卷400余份,这些数字背后,是孩子们笔下充满想象力的自然绘画,是大学生们自发加入的志愿宣讲。当一位小学生在活动反馈表中写下"我长大了要去国家公园工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志愿宣讲的即时成效,更是生态保护事业的未来希望。
国家公园的保护需要代际传承,更需要社会合力的凝聚。绿语筑梦宣讲团的故事证明,当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语言,当生态价值连接个体情感,志愿宣讲便能超越简单的信息传递,成为培育生态公民的沃土。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每一步都值得期待——因为每一颗被唤醒的绿色心灵,终将汇聚成守护自然的磅礴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