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烟花三月,扬州将承包您全年的诗与远方

来源:扬州文旅    2025-03-27 09:12
来源: 扬州文旅
2025-03-27 09: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三月春风送暖阳,蓝天白云映花黄。3月25日,2025年“大运扬州”文体旅消费促进年暨高邮市第八届湖上花海文化旅游活动在高邮湖上花海启动。主办方盛邀八方宾客泛舟高邮湖,漫步花海间,共赏“黄金铺地接云海,碧水连天入画廊”的春日胜景。江苏省文旅厅副厅长李川、扬州市政府副市长刘流参加活动。

“一湖春水载文脉,半城花海半城诗”。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喜庆,高邮结对共建城市陕西米脂、新疆新源、青海达日、湖南隆回、广西横州的嘉宾都来到了现场。

洞庭波涌连高邮,万里山河共此情。隆回嘉宾代表、著名音乐人袁树雄现场唱响《早安隆回》,陕北籍著名音乐人贰强、老丁用《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的炽烈与奔放,让米脂的“羊肚子手巾”飘入高邮湖的春风里。青海《玛域达日》与新疆《草原之歌》共舞民族风情。最后,扬州籍青年歌唱家汤非,以一曲《一往情深到高邮》演绎"他乡千般好,不如高邮一碗茶"的故土眷恋。

活动现场,携程集团合作拓展部江苏总经理范圣菊发布《扬州文旅综合消费报告》。基于携程平台大数据分析,2024年扬州旅游消费人次同比提升19.72%,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0.53%,到达人次增长率全省NO.1。夜间经济、文化体验类消费占比显著提升,酒店消费占比66.04%,全年过夜游比例超过55%。一串串数字印射出扬州蓬勃发展的影响力和消费力。

2025年,扬州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春节假期,OTA旅游订单人次总量、旅游订单金额总量均位列全省第4。有4家景区进入江苏省热门景区榜,其中扬州瘦西湖景区预订人次(票量)排名全省NO.1。报告还发布了2025年必体验榜单与潜力场景推荐榜单。2025年扬州必体验榜包含美食打卡榜、文化传承榜、春季酒店榜;潜力新场景推荐包含数字文旅新地标、乡村微度假综合体、跨界融合空间等。

今年,扬州市政府出台了《扬州市2025年促进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22条措施》,从抓好“三大类活动”、培育“六大经济”、强化“三个推广”、做大“三类载体”、出台“七项奖励政策”等方面,提出22项具体措施,以丰富优质文体旅产品供给、扩大文体旅消费、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22条措施,扬州市文广旅局联合扬州市财政局,制定出台了《2025年扬州市文旅消费推广活动奖励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实施细则》从鼓励举办惠民消费活动、鼓励组织国内旅游包机、鼓励组织旅游包列、鼓励组织境外旅游包机、鼓励组织境外游客来扬过夜消费、鼓励招引高品质研学游团队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旅宣传推广等7个方面给予奖励,全面推进扬州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启动仪式上,扬州市文广旅局、扬州市体育局联合发布2025年扬州市重点文体旅活动。包括“大运扬州”美食嘉年华、“大运扬州”文创嘉年华、央视“梦响中国 音乐盛典”、枣林湾音乐节、“我要上‘村晚’‘艺’起下扬州”、高邮七夕音乐会、瓜洲音乐嘉年华、2025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扬州站)、2025年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2025年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比赛、“大运河”杯击剑大奖赛、中国国际皮划艇马拉松挑战赛等重点活动,贯穿一年四季,月月有惊喜,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份份优质丰富的文体旅大餐。

精彩的文体旅活动离不开优质资源的联动与赋能。启动仪式现场还举行了旅行商签约仪式。日本、韩国旅行商、重庆研学机构和省内头部旅行商等代表,与扬州、高邮旅行商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把扬州的“好风景”“好故事”转化为“好产品”,助力扬州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近年来,“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让文化有了更加生动的表达。扬州,是一座被诗词浸润的城市。千年前的诗句,至今仍在运河的碧波中荡漾,在街巷的烟火中传唱。高邮,因邮而兴、因文而盛,孕育了宋代婉约词宗秦少游。

活动现场,举行唐诗主题短剧《拜托了,诗仙大人》、宋词主题短剧《重生之少游归来》的开机仪式。这两部短剧,是由高邮市农文旅集团出品,扬州扬州映画三月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进行制作,在扬州市文广旅局和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的指导支持下,反映扬州、高邮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的首批微短剧。

摄影:张卓君

编辑:李亚晴

校对:王海艳

初审:吕怡然

二审:王   波

三审:伏京京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