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创新引领,打造心理育人“东职模式”

东营职业学院:创新引领,打造心理育人“东职模式”

来源:鲁网 2025-03-24 12: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东营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近日开展春季心理普查绘画测验分析工作,由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组成的8个分析小组,运用房树人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对学生绘画作品进行全面筛查,这种将绘画投射测验与量表评估相结合的模式,正是该校构建“东职模式”的缩影。作为山东省首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历经十年探索,创新构建“理论创新+实践突破”双轮驱动机制,为高职院校心理育人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技术赋能,引领心理服务新升级

在传统量表筛查基础上,引入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制定九维四级“房树人”绘画筛查预警指标,识别学生的潜意识心理状态,每学期分析绘画作品3000余幅,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心理筛查预警体系。

创新构建“心理格板谈心谈话技术”应用体系,通过格板工具直观化呈现个体人际关系模式,结合标准化评估流程,系统提升师生心理健康辅导效能。组织全校辅导员班主任开展专题培训,举办心理格板谈心谈话比赛,培养辅导员56人,应用案例逾1000例。

医教协同,构筑心理干预新防线

中心率先实施“心桥计划”,与东营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评估—转介—治疗”闭环机制。携手市精神卫生中心首席专家,共建医教合育专家工作室,每周五上午坐诊,累计为500余名学生提供专业评估;开通的诊疗绿色通道,已帮助92名重度抑郁学生获得及时救治。一名因双相情感障碍休学的学生在治疗后重返校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本科院校。

“医教协同不仅拯救生命,更培养专业队伍。”中心主任王学红介绍,专家坐诊不仅服务学生,还开展临床示教,医院专家现场指导心理咨询师处理边缘性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反应等复杂案例。更值得关注的是“医教协同跟岗见习”项目,心理咨询师在精神卫生中心完成200学时学习后,抑郁障碍等心理疾病识别准确率显著提升。

社区浸润,打造心理育人新阵地

创新打造“五舒润心”学生社区心理辅导站,每个站点配备3名专业咨询师,设置沙盘游戏、正念冥想等特色服务,以“网格化+精准包干”模式将服务延伸至学生生活半径200米内,打造成学生“家”门口的心灵驿站。

设立4部心理咨询热线,全天候提供心理援助,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在全校招募学生开展赋能系列团体心理辅导,主题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学业压力、职业生涯规划等,全方位涵盖学生各项心理需求,打造全方位心理咨询服务网络。2023年秋,一名新生因家庭变故产生严重焦虑,心理咨询师通过“舒欣”驿站的沙盘治疗及时介入,经过8次系统辅导,该生不仅重返课堂,更成为朋辈心理志愿者。  

中心坚持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累计完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整体构建深化研究与实践》等省市级重点课题36项,出版《青春阳光大学生团体辅导》等专著教材9部,形成系统化理论成果。连续三年承办山东省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师研修项目,创新“理论模块+临床实训+校本转化”三段式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师资300余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孵化基地。2021年获评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基地,2023年成立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2025年承建“守护成长”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东营总站,构建起“校-市-省”三级联动服务体系。

“我们正在构建大数据心理预警平台,未来将实现AI绘画分析与生物反馈技术的融合应用。”中心主任王学红透露。站在新起点,东营职业学院将持续深化“预防精准化、干预专业化、服务生态化”的特色格局,推动高职院校心理育人体系创新升级,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心理健康保障。(任密密 仉朝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