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遂昌:助农有妙招 奏响乡村“共富曲”

浙江遂昌:助农有妙招 奏响乡村“共富曲”

来源:鲁网 2025-03-24 12: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乡村振兴,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浙西南的青山碧水间,遂昌县烟草专卖局以“输血、活血、造血”三步妙计,持续为结对村北界镇淤弓村注入共富新动能。

第一步:精准“输血” ——破解燃眉之急

“多亏了你们这些志愿者,不然我这红美人真要烂在枝头了。”望着满筐黄澄澄的红美人,李奶奶激动地向志愿者感谢道。

“香溢”志愿者帮助农户采摘红美人。(洪诗樱  供图)

在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淤弓村,银发种植群体面临的采收困境,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重要关卡。对此,遂昌县烟草专卖局在淤弓村常态化开展起了采摘志愿帮扶活动。一旦淤弓村的廖书记告知我们哪一户老人家有帮忙采摘的需要,遂昌县烟草专卖局立即召集“香溢”志愿者上门帮扶,为淤弓村的老人提供“及时雨”。自志愿活动开展以来,这支“红色突击队”累计开展助农采收20余次,完成了桑葚、蓝莓、阳光玫瑰等农作物的抢收,进行了播种花生、猕猴桃授粉、种植樱桃苗木等农事的帮扶,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老人保住了“钱袋子”。

第二步:系统“活血”——打通销售链条

“家人们,你们看这板栗颗颗圆润饱满,吃起香甜软糯,价格还实惠,赶紧下单购买”。遂昌县烟草专卖局派驻到遂昌县北界镇淤弓村的“第一书记”朱雄伟的直播间里,共计销售板栗2300斤。从田间到云端,遂昌县烟草专卖局正以直播助农的方式,不断拓宽乡村增收渠道。

“第一书记”朱雄伟和“香溢”志愿者正在直播销售板栗。(洪诗樱  摄)

面对淤弓村“深山藏好物,出山无门路”的困境,“第一书记”朱雄伟先是化身产品推介大使,把淤弓村优质新鲜的果蔬和特色农副产品带到国家局帮扶支援县、省内山区26县农产品展销活动上,并通过生动详细的介绍吸引各地采购代表,以此为农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这样的机会总是有限的,于是朱雄伟书记又将焦点聚焦到当下火热的直播带货,讲到“别人都可以靠直播带货‘出圈’,淤弓村这好山、好水、好物的,也一定能行。”就这样,“第一书记”摇身变成了“带货主播”。除此之外,遂昌县烟草专卖局还利用烟草系统的物流资源,为农户们提供“香溢”返程物流运输服务,充分保障农产品能够安全、完好、及时地送到消费者手中,为畅通乡村农产品销售链再贡献一份力量。目前,通过直播助农、消费助农等方式,已累计助销农产品超60万元。

第三步:长效“造血”——培育内生动力

“廖书记,我们试点种植的箬叶长得还不错呀”“是的呀,现在箬叶陆陆续续都在这片山上长出来了,等到时候全面铺开种植,就能让村里的老人有活干有钱挣了。”这是发生在“第一书记”朱雄伟和淤弓村廖书记之间的一段谈话。

“第一书记”朱雄伟和淤弓村廖书记正在观察箬叶种植情况。(洪诗樱  供图)

为了让淤弓村有更多的致富路径,遂昌县烟草专卖局大胆地思考“这里还能有什么”,深耕一产拓展至三产融合,有力打造“香溢桃溪”精品农旅项目,每年实现3万元以上的稳定收入。通过多次前往箬叶种植基地考察,科学判断淤弓村自然资源优势,有力开展“箬叶共富工坊”项目,并于2024年,为该项目争取到33万元烟草系统专项帮扶资金,近200万元政府专项帮扶资金,切实为构建长效造血机制注入了更多的强劲动力。

帮扶永远在路上,遂昌县烟草专卖局将继续与结对村淤弓村携手同行,探索更多致富路径,让“共同富裕”的春风一直荡漾在希望的田野上。(吴佳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