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自然资源局:以“五大抓手”,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

来宾市自然资源局:以“五大抓手”,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

来源:鲁网 2025-03-21 16: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年,来宾市自然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五大抓手”狠抓机关党的建设,机关党建工作在全区自然资源系统绩效考评中迈入“第一方阵”,并列全区第三名,取得历史性突破;通过党建引领,全市“增存挂钩”闲置土地处置率、闲置土地净减少率均排全区第一;市自然资源局获全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督查红榜通报,全年获市级红榜通报7次;多项工作经验和成效获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29次。

一、一条主线把稳方向,塑造践行“两个维护”的红色方阵

一是突出“第一议题”政治引领。将“思想引领、学习在先”“议题报备+学习记录+随机督查”机制嵌入局党组会、机关党委会决策程序,各党支部学着做、跟着学,时刻确保研究问题,作工作决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强化“第一版块”理论武装。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自然资源工作实际,将学习贯彻党的最新和创新理论,组织支部党员常态化学习、清单化落实。三是推动“第一要务”落实见效。紧紧围绕“高效办成每一件事”,规范“如何办”的流程,框定“不能办”的范围,探索创新“三程三不”工作法,获得区厅党组高度赞扬。

二、两项制度压实责任,牵住党建工作的“牛鼻子”

一是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制度。制定印发《2024年来宾市自然资源系统党建工作要点》及实施方案,健全党组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机关党委推进落实、行政负责人“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切实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制定落实上年度存在问题整改工作清单,细化明确局党组到普通党员等7类落实主体21条具体任务,督促人人知责、明责、担责、履责。二是落实党建工作督查制度。机关党委坚持“半年一考核、一季度一督导”,督促指导6个在职党支部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纪委按季度印发《政治监督重点工作落实清单》,对各党支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充分发挥机关党委委员作用,实施机关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制度,制定印发《党建目标考核办法》,各党支部书记扛牢党建工作责任。

三、三个提升强化基础,锻造支部一线的“战斗堡垒”

一是提升基层组织引领力。多措并举推动“五基三化”,持续巩固提升“国土绿 自然红”党建品牌,圆满完成3个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四强”党支部创建。二是提升党员队伍战斗力。组织党员参加党性教育专题培训9期共36人次。以全国最美不动产登记人蒙伟雁同志为标杆,设置20个“伟雁岗”和“党员先锋岗”;在联系社区设置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到社区“双报到”120人次,党员在实际工作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三是提升党内生活凝聚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紧密结合“七一”“全国土地日”“世界地球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政治生日、谈心谈话、评优表彰等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四个融合促进发展,实现党建业务同频共振

一是目标融合。将党建工作目标与耕地保护、行政审批、不动产登记等工作目标有机结合,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和业务工作要点时,充分考虑两者的关联性,确保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二是队伍融合。坚持在急难险重一线锤炼使用党员干部,2024年通过选派、挂职、跟班学习、提拔任用干部39人,其中党员占比61%。三是活动融合。通过开展“党建+规划审批”“党建+要素保障”“党建+耕地保护”等活动,以党建活动推动业务工作开展,该局改革项目“创新推行四项举措守好良田沃土助推乡村振兴”获2024年度全市改革攻坚优秀成果。四是考核融合。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纳入年度党支部考核内容,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五、五个平台搭建载体,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

一是搭建学习平台。扎实开展20期“党员讲坛”和“大自然资源讲堂”,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二是搭建宣传平台。开通局微信公众号,完善局机关内部和外部宣传阵地,在中央级和自治区级媒体展示党建工作成果3次,在公众号推送党员先进典型事迹5期共29人。三是搭建服务平台。深入开展23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1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四是搭建评比平台。开展“党旗领航+创先争优”评比活动,对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党员干部职工进行激励表彰。嘉奖1个集体和22人;按季度评选和通报表扬8个先进集体和46名工作标兵。五是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国投集团等其他部门、单位的党建工作交流,通过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学习借鉴优秀经验和做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刘淇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