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火”何以烹出“热经济”(快评)

“文火”何以烹出“热经济”(快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5-03-19 07:52
2025-03-19 07: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屏幕这头,云南民歌“哦得得”正吸引网友;屏幕那头,乡村因文化悄然蝶变。“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郁伍林用“哦得得”唱响家乡的故事,正是其中的生动注脚。

“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优质文化为短视频“快餐”带来更多内涵营养;“推动优质文化直达基层”,好剧好展主动“敲门”,文化生活有滋有味;“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跟着电影、文创打卡旅游新场景、解锁新体验;“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文脉、滋养创新……《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个个文化热词,映照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感可知。

“文火”如何烹出“热经济”?繁荣的文化本就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文化钥匙”正打开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新可能。银幕上的“吒儿”带火线下文创经济、催生文旅新空间;看展增添沉浸感与科技范。依托文化与科技、文旅、商业等的融合创新,新供给、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拔节生长。

文化赋能,“内力”何在?一方面,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里蕴藏着人们共同的文化基因、精神体认。另一方面,文化赋能涌向大众需求,在群众需求的“呼声”与文化赋能的“回响”中,文化资源化为发展势能,文化需求助力产业“加速跑”。

春风正劲,春潮澎湃,文化繁荣与经济向好相互照见,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8日 13 版)

(董映雪)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