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识平:利好民生的消息传递信心和力量

辛识平:利好民生的消息传递信心和力量

来源:新华社 2025-03-08 20: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利好民生的消息传递信心和力量

辛识平

“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对民生问题念兹在兹。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里,蕴含人民领袖至深至厚的为民情怀,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全国两会是观察大局大势的重要窗口,也是感受发展信心的重要时刻。“新一波‘民生红包’已在路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发放育儿补贴;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两会期间,一个个利好消息拂面而来,实打实提升民生含金量,激荡起追梦圆梦的奋进力量。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发展造福千家万户,让人们对未来的信心更加坚定。

信心,来自着力破解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务实举措。从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再到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一项项举措直击难点、温暖人心。不少网友说:“政策很给力,对百姓身边事很重视。”群众呼声“被听见”,百姓企盼有回应,针对社会关切、聚焦现实问题出实招办实事,一系列暖人心、得人心的政策措施,更让人们觉得生活有奔头、未来有干头。透过两会这个窗口,再次见证党心民心的双向奔赴,生动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信心,来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实践。“投资于人”首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意味深长。“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投资于人”,着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发展赋能,更为未来蓄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出来、凝聚起来,必将为中国号巨轮注入无比强劲的推动力。

信心,来自党和政府说到做到的稳定预期。“过去一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说到做到带来的获得感。”一名网友的评论引发广泛共鸣。过去一年,尽管面临种种困难挑战,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重要发展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预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再次证明“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

言必信、行必果,是宝贵品质,更是高超能力。新时代中国为什么能?代表委员达成的坚定共识,也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当一个个目标经过不懈努力成为现实,当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我们一次次用拼搏奋斗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都挡不住我们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国发展的鲜明确定性,也是我们自信从容迈向未来的强大底气。

春天,万物生长,生机勃发。让我们从两会再出发,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实干创造未来。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