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平:为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宁夏示范”

陈春平:为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宁夏示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08 17: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陈春平回答记者提问。中国日报记者 王壮飞 摄

中国日报网3月8日电(记者 胡冬梅 王晗)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宁夏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陈春平回答了中国日报记者关于宁夏高水平建设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问题。

陈春平指出,塞上江南“风光”无限好,宁夏立足风光资源禀赋,高水平建设新能源综合示范区,走出了一条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带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发展壮大市场主体、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是以规划为引领,全面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摸清底数,坚持全区一盘棋,统筹土地资源、接入条件、产业发展、外送需求等因素,建立集约节约、高效统筹开发利用的资源配置机制,坚持整体规划、科学推进新能源开发。目前,全区新能源装机4130万千瓦、占比达55%,还可开发1.6亿千瓦,相当于7个三峡工程装机容量。

二是以新能源开发为引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低碳发展。一方面,做强做优清洁能源产业,已形成从“零件”到“整机”、“原料”到“组件”、从“制备”到“应用”的风光储氢完整产业链,正在打造千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快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推动新能源与现代煤化工、硅基、铝锰、大数据算力等特色产业耦合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降碳、减污、扩绿、增效,变绿电为绿色动能、绿色制造、绿色算力、绿色产品。

三是以效益为导向,实现高效集约利用。坚持注重风光水火储、源网荷储新能源开发与产业耦合协同发展,一体化建设,新能源利用率连续多年保持96%以上,稳居全国前列,形成集约利用“宁夏样板”。

四是以绿色为底色,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统筹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实行农光互补、林光互补、草光互补等,沙戈荒光伏大基地植被覆盖率从不足5%提高到25%、局部超过40%。板上发绿电、板间长绿植、板下变绿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纯绿电小镇”、光伏治沙、新能源示范区建设等一批经验被联合国和国家部委交流推广。

陈春平表示,下一步,宁夏将继续高水平推进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一是坚持精耕细作,全力提升能源生产能力。全面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推动煤油气增储上产。大力实施新能源倍增工程,未来三年年均新增并网新能源1600万千瓦,届时每发2度电就有1度绿电。二是坚持适度超前,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年内建成投运国内首条以输送绿电为主的宁湘直流工程,形成2000万千瓦电力外送能力。强化主网网架结构,大力推动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发展,强化新能源调峰消纳。三是坚持绿色低碳,深入推进能源消费转型。大力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新基建等领域用能绿电替代,加快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探索创建零碳园区,为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宁夏示范”。四是坚持科技创新,着力推动能源产业升级。聚焦储能、氢能等新兴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拓展氢能应用场景,打造新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