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正换上强劲的新引擎

中国经济增长正换上强劲的新引擎

来源:三里河 2025-03-07 20: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具身智能、6G、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

今年,众多与科技创新有关的“新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今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

相较于2024年“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有了更为具象化的表述。

新表述的背后是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机勃勃。

今年以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中国科技火爆出圈,一系列科技成果接连亮相,一项项“黑科技”闪亮登场。

美国《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称,中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取得进展,增强了人们对中国技术助力经济长期增长的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认为,这证明中国的创新环境完全能发展出世界领先、全球普惠的科技成果,也为我国人工智能等发展带来新思路。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指出,中国新质生产力潜力巨大,将带动经济走入新的阶段。

过去一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7.7%,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10.4%。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5日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近些年新产业、新动能快速成长,新能源汽车、光伏、造船等一批产业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爆发式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正换上强劲的新引擎。

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记者了解到,国内众多企业已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

以人工智能为例,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认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头雁”效应。

“2025年中国经济最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向记者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重构众多领域。

再以人形机器人为例,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认为,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集大成者,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技术的战略性融合领域,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国内众多企业入局,将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按下“加速键”。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告诉记者,企业要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他认为,中国企业应在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深耕发展,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里河”工作室)

【编辑:张子怡】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