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魏巧:激发“新农人”干事创业热情 完善“新农人”体系建设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巧:如何完善“新农人”体系建设,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农业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农技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其次,鼓励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吸引年轻人投身农业。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魏巧:激发“新农人”干事创业热情 完善“新农人”体系建设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2025-03-02 13: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为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增强代表委员与网民之间的联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新华网推出“我请代表委员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邀请广大网民建言献策。我们将把您的声音传递给代表委员,并公开选登部分网民留言和代表委员回复,同时汇总整理建言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网民“新华RwiA0l”留言:

我是一名居住在江苏的普通市民,全国两会在即,想就江苏的乡村振兴问题向代表委员留言。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人才振兴,如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职业“新农人”?在培育“新农人”的过程中,如何完善“新农人”体系建设?希望代表委员们多提意见建议。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巧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巧回复:

如何完善“新农人”体系建设,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农业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农技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其次,鼓励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吸引年轻人投身农业。同时,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工具,提升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此外,完善“新农人”体系建设,需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提供持续的职业发展路径,并通过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平台,促进“新农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人才生态,要激发“新农人”干事创业热情。应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实验平台,逐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政策障碍。未来的农业是集约化、科技化、现代化、智慧化的,出台构建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政策任重道远。在农业板块上要掌握平台经济的思维方式,形成以科技为引擎的“联农带农”和产业互补,帮助农民更多地降低成本,达到互利共赢。

作为“新农人”的代表,为国家探索出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贡献力量,既是使命,更是责任。建议国家打造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果,可盈利、可持续、可复制的“新农人”农场样板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模式上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农村需要人才,希望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

【责任编辑:王文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