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鄢陵:春风化雨润新苗 科技赋能育希望

许昌鄢陵:春风化雨润新苗 科技赋能育希望

来源:鲁网 2025-02-25 16: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春风携暖意,沃土孕新芽。走进鄢陵县只乐烟站岳寨育苗工场,一派繁忙景象跃入眼帘:自动化播种机匀速运转,工人们娴熟地装盘覆土,饱满的烟草种子在温控大棚湿润的土壤中悄然萌发,仿佛在低语丰收的序章。常言道“苗好七分收”,育苗作为烟草产业的第一粒纽扣,既是生长的原点,更是希望的摇篮。

科技赋能,精准育苗智能化。今年,鄢陵县烟草分公司以科技为笔,绘就育苗新图景。自动化播种机、智能温湿度传感系统、水肥一体机等“黑科技”悉数登场,实现播种、控温、施肥全流程精准化。播种效率从人工每小时20盘跃升至300盘,均匀度与出苗整齐度更达历史峰值。“科技让育苗告别‘看天吃饭’,每一粒种子都生长在‘黄金参数’中。”只乐烟叶工作站站长黄向阳轻触控制屏,棚内数据实时跃动,言语中满是笃定。

精益管理,守护每一株希望。从基质配比的毫厘之争,到苗床消毒的分寸把控,鄢陵县烟草分公司将“精益”二字镌刻在育苗全链条。定点网格员每日巡护,记录温度、湿度、光照的细微波动,结合气象预报动态调节环境。“烟苗如婴孩,娇贵却坚韧。我们搭建的不仅是生长环境,更是品质的基石。”育苗点负责人陈启升轻抚烟苗,动作如呵护珍宝。标准化流程与个性化调控双轨并行,让弱苗清零、壮苗率突破90%成为常态。

绿色防控,生态效益双赢。大棚内,诱虫灯蓝光莹莹、粘虫板星罗棋布——这是一场静默的生态战役。鄢陵烟草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以物理屏障阻断病虫害侵袭,既守护了烟苗的“舌尖安全”,更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映生辉。“病虫害防控不是歼灭战,而是平衡术。”技术员杨海根指向监测数据,虫害发生率已连续三年下降超20%。

技术培训,赋能“数字新农人”。育苗技术的革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鄢陵县烟草分公司深谙“授人以渔”之道,将技术培训作为育苗工作的“隐形引擎”。通过“理论课堂+田间实操”双轨模式,邀请农业专家、设备厂商工程师开展专题培训,内容涵盖智能设备操作、环境调控策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全链条技能。

“过去凭经验育苗,现在靠数据说话。培训让我学会了用手机APP远程监控大棚环境,还能根据系统提示精准补光调温。”育苗技术员岳付宝边演示边感慨。如今,像他这样的“数字新农人”已成为育苗工场的中坚力量。从“会种苗”到“慧种苗”,持续的知识赋能让传统农技与现代科技深度交融,为烟苗培育注入不竭活力。

春风不语,却催动万千新绿;科技无息,正重塑农业基因。在鄢陵这片热土上,传统农艺与现代智慧交融,绘就出一幅“苗壮、业兴、民富”的锦绣画卷。眼下,一株株烟苗正蓄力生长,它们承载的不仅是季节的丰收,更是一个行业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破浪前行的铿锵足音。(张秋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