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评理|关税不是“万能魔法”,也做不到“让美国再次伟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20 13: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贸易保护砸自己的脚。(来源:中国日报 罗杰)

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关税似乎异常痴迷,对他而言,要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梦想,所需要的不过就是挥舞一下“关税魔杖”。

特朗普近期又一次动用了他的这种“万能魔法”,表达了对所有进口汽车、药品以及半导体征收关税的意图,试图借此让就业与制造工厂“回流”美国。

当地时间2月18日,特朗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计划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的关税,以刺激车企将生产基地从海外迁至美国,他同时表示,正式宣布该计划的时间或为4月2日,对半导体及药品也将征收关税,税率将从25%起逐渐提高。

“关税税率将为25%,或者更高,在未来一年里还将大幅提高。”特朗普说,“我们还是想给这些企业一点时间,因为如果他们来到美国,在这里建厂的话,就不必被征关税了。所以我们得给他们点机会。”

墨西哥、加拿大都与美国签有自由贸易协定,但特朗普并未指出哪些国家能得到对美出口汽车的关税豁免,这让所有对美出口汽车的企业都坐立难安。如果他此番宣布征收关税的决定属于“无差别攻击”,那么墨西哥、日本、加拿大、韩国、德国的汽车出口企业都将受到严重冲击。

这些国家的车企面临的问题在于,当为新的生产基地选址时,关税只是其中的考量之一,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考虑劳动力成本、与供应商的距离、市场需求以及物流等许多因素。

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约国,且国内劳动力成本低廉,只有美国的10-20%。墨西哥能成为日本、德国车企进入美国市场的最大“跳板”,原因正在于此。墨西哥是美国轻型汽车最大的进口来源国,约占销量的15%。

因此,只要关税的上涨不足以抵消墨西哥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各国车企还是会选择在墨西哥制造汽车。但如果关税太高,车企们就不得不选择将工厂迁往美国,那他们也需要支付更高昂的人力和物流成本。无论哪种情况,最终为额外征收的关税买单的,都只会是美国消费者。

专家警告说,在最终完成组装前,汽车零部件通常要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之间跨境流转大约7到8次,如果每次跨境都要被额外征收关税,那最终成本将大幅上升。

根据估算,如果对自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汽车和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美国消费者购买一辆新车的成本将增加约5790美元。这预计使美国新车的平均成本提高到每辆5.45万美元以上,比2024年高出近12%。

鉴于欧盟、韩国和日本的贸易官员都将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官员举行会谈,美国在这个时候“放风”要加征关税,无疑是为了在即将开始的谈判中获取更多的筹码。

但是,特朗普政府也应该充分考虑高额关税将给其国内带来的影响。美国1月CPI同比增速升至3%,通胀预期不断加强。在加征关税的基础上,美国的财政赤字很可能将持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将对美国财政的可持续性产生担忧,而市场信心缺失会导致美债被抛售,从而进一步推高收益率。

特朗普解决其政策内在冲突的方案是要求美联储降息。但是,一旦美联储失去独立性,则可能会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导致投资者抛售美国资产。

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将关税作为武器,无异于饮鸩止渴。关税绝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解决美国国内各类问题的“魔法”,只会给美国的未来带来更多的麻烦。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2月20日社论

原标题:Tariffs not a magic wand for MAGA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涂恬】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