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德州嘉禾园小区的凉亭里,75岁的密山籍流动党员魏宪岭正在为小区居民讲解呼吸道疾病预防常识,不时响起的掌声,让夜晚的小区更显热闹起来。而这样的“每周一讲”公益讲堂,魏宪岭已经坚持了两年多。
“现在,外出务工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队伍庞大且流动范围越来越广,我们必须保证党员流动到哪里,管理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密山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管理负责人说到。
为了持续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密山市创新培育流动党员“星火”品牌,实施起底、筑巢、清源、启智、领航“五大行动”,各级党组织成立流动党员“星火工作室”,主动公布服务清单,开通流动党员服务专线,设置专人进行对接,推行科学化管理和亲情式服务,引导鼓励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先锋。
“我心里这块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感谢党组织的帮助,明天我就去社区报到!”日前,在江苏苏州务工的党员陈阳收到了来自家的“红色包裹”,除了学习资料外,还有一本《流动党员活动证》。原来,陈阳在外出期间不慎将活动证遗失,于是拨打了乡镇党委的流动党员专线,经过核实后,黑台镇庆先村党支部第一时间为其补发并邮寄到家。如今,陈阳已经成功找到了党组织并加入了当地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继续传递党员正能量。
近年来,密山市持续深化“1+1+N”沟通联系机制,安排1名党委成员和1名支部党员与多名流动党员结对联系,推行外出事由清、流入地址清、联系方式清、工作情况清、参与活动清、家庭情况清的‘六清’工作法,动态更新流动党员资料库,收集解决流动党员家庭“微心愿”,以真心换真情、以服务提质效,让流动党员在党组织的日常服务中感受爱、追随光、散发热。
(图为工作人员到流动党员家中排查)
“无论您行至何处、归是何时,这里永远是您最温馨的港湾和最坚实的依靠!”这是《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中,密山市对流动党员的真挚情感。
流动的党员就是流动的资源。密山市依托全市34个“星火工作室”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将流入党员找出来、纳入党支部管起来。针对流动党员“不在支部在云上”的显著特点,把课堂建到网上、把会议搬到云端,通过“15分钟微党课”“19点线上会议”“云端过政治生日”等方式,下好教育先手棋,打好服务感情牌,鼓励引导党员争当致富情报的“信息员”、家乡形象的“宣传员”、外出就业的“引领员”。
(图为工作人员深入小区与流动党员交流宣讲)
“听说我要返乡,支部书记赶紧给我打电话,问我是否需要帮助,回到家他们又第一时间来看望我,很暖心。看到湖边新建了民宿,感觉这一年家乡变化真是太大了!”在流动党员返乡恳谈会上,白鱼湾镇湖沿村党员王梦雪很激动。“但民宿周围的亮化还可以再改进一下,同时增设一些兴凯湖大白鱼的宣传展示,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对于家乡建设王梦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为切实把党员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服务优势。密山市利用每年重要节庆日流动党员返乡的有利契机,由各级党组织集中召开流动党员返乡恳谈会,设置“家乡变化我来谈”“我为家乡发展献一策”等主题,组织流动党员围绕外出工作经历、所见所闻与支部党员畅所欲言,变“被动听”为“主动讲”,以“传帮带”促“共提升”,吸引在外优秀流动党员回乡发展,充实基层治理队伍,涵养农村后备人才。
每名党员都是一团星火。下一步,将统筹全市优质资源,为流动党员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培训、权益保障等服务,把流动党员牢牢汇聚在党旗下,持续凝聚助推密山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先锋力量。
(图片由密山市 王红鑫、张晓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