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走进宁夏银川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11号温棚内,空气中散发着平菇的清香。一排排菌棒整齐地码放着,一簇簇平菇破棒而出、长势喜人。村民正穿梭在菌棒间忙碌着采摘、装筐。
据了解,在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平菇大棚基地内,10万棒平菇抢“鲜”上市,迎来丰收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今年,隆源村种植了五个大棚的平菇,眼下共有10万棒平菇成熟等待分批采摘。从今年二月份开始到六月初结束,采摘周期长达五个月,期间可采摘五茬,平菇总产量预计二十五万斤,大部分销往西安、甘肃、内蒙古、平罗等地,本地主要面向四季鲜、海吉星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平菇的畅销,为本地村民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乡村振兴。
“我以前一直在银川干绿化,不太方便照顾家里老人,自从咱们村大棚种蘑菇开始,我就到这边打工,一天挣120块钱,一月是3600块钱,我特别高兴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照顾家里两不误。”隆源村村民王银芳告诉记者。
“我们用工这一块主要是带动脱贫户跟监测户,采取了企业和村上合作模式,主要为了壮大村集体,帮助脱贫户增收。”隆源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平说道。
据了解,除了平菇,隆源村还种植了4栋温棚的榆黄菇,近期已经完成了室内消毒、摆放菌棒、点菌种三个步骤,一个半月后,榆黄菇也将迎来成熟采摘季。近年来,隆源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