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中国经济版图中,县域是发展的基本单元。围绕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各地正积极布局落子。一座座小城飞跃上升的发展故事,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赛迪顾问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千亿县”总数达到59个,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7.6%。
■深挖资源禀赋 培育新增长点
聚焦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年,因地制宜打造县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因地制宜培育根植性主导产业……放眼全国,一座座小城因地制宜,致力打好特色牌,形成优势产业。
曾经是躺在贫困县名单中的“落后生”,如今是频频登上热搜的网红县城。山东曹县瞄准“汉服经济”,挖掘细分赛道里的大市场,从“流量爆红”迈向“产业长红”。
如今,曹县成为我国北方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方之一。2024年,曹县汉服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超过12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深挖资源禀赋,瞄准发展赛道。越来越多县域小城逆势崛起,特质鲜明地站在人们面前。
■推动集群发展 促进区域协同
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促进区域融合,是各地布局县域经济的发力点。
产业兴则百姓富,集群壮则县域强。“中国童车之都”“中国玻璃城”“中国紧固件之都”……独特的资源禀赋让河北发展成“县县有集群”的格局,全省有33个集群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其中6个集群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50%以上。
近年来,河北省围绕产品迭代、技术升级、模式创新和服务提升“四个向度”,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活力。2024年1到11月,333个集群实现营收超42837亿元,同比增长8.5%。
■守护绿水青山 垒起“金山银山”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厚植绿色发展实力,让绿水青山不断升“值”加“新”。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打造集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绿色能源产业体系,先后建成海上风电场、海上能源岛、长三角地区规模领先的液化天然气枢纽基地,不断搭建完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推动绿色产业集群加速聚集。
在江苏省新一轮新能源规划中,如东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规划容量分别达到115万、650万千瓦,绿色发展潜力巨大。
厚植生态产业“含绿量”、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一座座小城正持续展现向“绿”而行的城市靓卷。
■紧握创新之钥 发展新质生产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将创新“置顶”,广袤县域地区正在加快布局科创版图,迭代创新体系。
连续20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的昆山,“动力十足”踏上新征程。从普通农业县一路逆袭成为当仁不让的领跑者,“昆山之路”令人瞩目。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140.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433亿元,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元。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昆山不仅综合实力“20连冠”,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市化质量也均居榜首。
县域向“新”攀登,正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2024年前11个月,随着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8%,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兴,国家强。
数千小城如同一条条奔腾的江河,万流入海,汇聚起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