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坚守:小店的华丽转身

八年坚守:小店的华丽转身

来源:鲁网 2025-02-17 15: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几缕清晨的阳光洒在襄阳市襄州区东津世纪城的街道上,空旷的街区逐渐活跃起来。刘姣如往常一样,早早从家中赶到店铺,利落地清理柜台、摆好货物,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样的清晨,她已持续了整整八年。在时光的打磨下,这家社区小店悄然完成了一场从“旧”到“新”的蜕变。

图为刘姣的店铺外景。

相伴相助:从零起步的温暖坚守

八年前,刘姣和丈夫张学勇怀揣着对安稳生活的向往,盘下了这间不足五十平方米的小店。彼时,两人对经营一窍不通,进货、陈列、记账……每一项都是陌生的挑战。“白天看店,晚上查资料,连做梦都在算账。”刘姣回忆道。网上的经营文章、短视频教程、同行亲朋好友的经验分享都是他们的知识来源。张学勇性格外向善于推销,总能用幽默的话语解决顾客的需求难题;刘姣则细心周到,连老人买酱油时的一句家常都不敷衍。夫妻俩一静一动,互为支撑,让小店在社区扎下了根。

“开店就像养花,得用心浇灌。”刘姣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起初,小店货架杂乱,商品种类单一,顾客多是匆匆买完便离开。夫妻俩意识到,若想留住人心,必须让小店“活”起来。他们重新规划布局,供货商推荐的新商品也大胆尝试,慢慢探索社区居民的喜好;货架间的过道留足空间,方便老年人慢慢挑选。渐渐地,街坊们不再只是顾客,而是成了常来唠嗑的“老友”。

图为刘娇在店内的场景。

破茧成蝶:拥抱新零售的智慧转身

时代的浪潮从未停歇。随着社区周边连锁便利店兴起,刘姣的小店一度陷入瓶颈。“价格拼不过大超市,服务若没特色,迟早被淘汰。”焦虑之际,襄州烟草的客户经理带来了转机。在“知音同行”现代终端项目的建议下,刘姣夫妇决定对店铺进行全面升级。

改造从“科技赋能”开始:双屏一体机取代了老旧的收银机,实时显示销售数据;“知音通”系统接入后,库存管理一目了然,自动补货提醒让断货成了历史;货架按消费习惯重新分区,粮油调味品靠近入口,网红零食专设展台,甚至添置了一方茶桌体验区。“改造升级之后,我的店比以前漂亮多啦,来买东西的人也多了不少。”

更大的变化藏在细节里。刘姣将“会员积分兑换”玩出了花样:积分可以兑换糖果饮料、每月会员日还能享受打折优惠,简单却实用的小福利让回头客络绎不绝。“以前觉得高科技离小店很远,现在才知道,工具用对了,效率能翻倍!”张学勇兴奋地说道。

生生不息:小种子长成繁花满枝

八年时光的沉淀,让刘姣的小店在社区里织起了一张细密的情谊之网。稳定的客源背后,是她将“知音通”系统的智慧与人性化服务糅合的巧思。“以前总觉得会员卡就是打个折,现在才发现,数据里藏着金矿。”刘姣点开“知音通”后台,屏幕上跳动着顾客的消费习惯:李阿姨每周买调味品,王叔偏爱某品牌卷烟,年轻妈妈们常选进口零食……这些数据成了她精准营销的“指南针”。

茶桌体验区则是另一处“秘密武器”。木质方桌上常年摆着一壶菊花茶,几碟瓜子,街坊们逛累了便坐下歇脚。刘姣借着倒茶的工夫顺势推荐新品:根据老顾客的口味推荐雪茄烟,邀请品吸;年轻人走亲访友,便根据自己的经验推荐礼盒套装。“这酒配小龙虾绝了,隔壁烧烤摊老王都说好!”她笑着递过试饮杯,生意往往在谈笑间敲定。

“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只要肯坚持,总能等到花开。”这颗种子是创业初期的懵懂,是拥抱新事务的勇气,更是对社区邻里的赤诚。

清晨的阳光依旧准时洒进店铺,刘姣擦拭着柜台,目光扫过焕然一新的货架、滚动数据的电子屏、茶桌上冒着热气的茶杯……变的是工具与方法,不变的是那份“把小事做到极致”的初心。当被问及未来的打算,她指了指墙上新贴的二维码:“下一步想搞社区团购,再开个直播账号!时代变得快,但只要肯学,小店永远能‘年轻’下去。”(惠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