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三门塘村刘氏家祠前,歌手们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金可文摄
元宵佳节,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景区开展“四十八寨歌节”闹元宵活动。来自天柱县各乡镇的8支民歌队伍200余人齐聚歌场,以歌声为媒介,传递友谊与热情。
三门塘村古民居内,歌手在载歌载舞。金可文摄
活动现场,群众身着盛装,伴嫁歌、酒歌、赞家风歌歌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场面壮观而亲切,展现苗乡侗寨的热情好客和各族同胞的团结心愿。前来游玩的游客都纷纷表示,地域性唱腔特征是他们听到的第一感受。“四十八寨歌节”具有鲜明地域性唱腔特征,如河边调、高坡调等,展现了侗族、苗族等各族人民的独特风情。
三门塘村,歌手唱“伴嫁歌”直播。
2011年,“四十八寨歌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湘黔边区民族生态博物馆”和“世界上最长的歌会”。近年来,天柱县依托人文历史、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精心组织举办“四十八寨歌节”活动,持续深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围绕“做亮品牌、争创一流”,做优做强民族文化品牌,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旅游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杨鸿斌|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