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看齐鲁|青春践行,医暖乡村——山东中医药大学“实事惠农,针爱相传”活动纪实

回乡看齐鲁|青春践行,医暖乡村——山东中医药大学“实事惠农,针爱相传”活动纪实

来源:鲁网 2025-02-13 16: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山东中医药大学积极组织开展了2025年寒假“回乡看齐鲁”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加强高校与基层单位的联系,引导青年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深入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背景下,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其在乡村健康服务中的应用与推广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乡村地区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供给不足、人才总量缺乏等问题,“针砭回乡路,推拿齐鲁风”调研团,一支由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旨在通过“实事惠农,针爱相传”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中医药力量,提升乡村妇女健康水平。

图 1 为实践团队在社区医院接待居民

实践团队在活动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了活动目的与意义。团队成员还针对山东省济南市下辖乡村地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了解了乡村妇女对中医药的接受度与信任度。在此基础上,团队设计了问卷、制定了访谈提纲,并准备了宣讲材料。同时,与当地政府和医疗机构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协调,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图 2为实践团队与社区居民进行深入交流沟通

实地调研

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乡村地区,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详细了解了乡村妇女的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健康服务方案。

图 3为实践团队对社区妇女进行调查访谈

宣讲与服务

团队成员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线上通过校园网、社交媒体发布活动信息;线下在校园内悬挂横幅,发放传单,在周边社区举办小型讲座,吸引居民的关注,向乡村妇女普及了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的知识和应用方法。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现场演示,提高了乡村妇女对中医技术的认识和信任度。同时,团队还提供了义诊服务,为乡村妇女提供了实际的医疗帮助和健康指导。

图 4为实践团队进行义诊

健康咨询与活动预演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还为乡村妇女提供了个性化的健康咨询服务,解答其健康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建议。此外,团队还多次进行活动现场的模拟,使每位成员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从接待参与者、进行健康咨询到实际的诊疗服务,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的演练,确保活动当天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图 5为实践团队对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建议

活动成果与影响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一方面,团队为乡村妇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健康服务方案,提高了其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和信任度;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乡村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此次活动也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人民的宝贵机会,培养了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表 6为实践团队成员为社区居民服务

展望未来

未来,山东中医药大学将继续秉承“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积极组织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将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尤其是乡村地区,了解当地妇女对中医药针推的接受度与信任度,通过义诊、科普宣传等方式,为乡村妇女提供专业的中医药服务。

在实践中,学生们将发现乡村妇女对中医药针推的接受度和信任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一些乡村妇女可能因缺乏对中医药的了解而对其持怀疑态度。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可以利用所学知识,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乡村妇女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同时,学生们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特色诊疗方式,为乡村妇女缓解病痛,让她们亲身感受中医药的疗效,从而增强对中医药的信任。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山东中医药大学将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够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为乡村妇女等群体提供贴心的中医药服务。他们将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使者,推动中医药在乡村地区的广泛应用。

此外,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强与乡村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长期的帮扶机制。通过派遣专家团队、开展远程会诊等方式,提升乡村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乡村妇女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乡村妇女的健康水平,也将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