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自由职业者、全职宝妈、离职过渡、无业人员为了自己参保或者防止社保中断,把社保关系“挂靠”在熟人公司或花钱找机构“代缴”社保。这条看似“省心”的灰色路径,实则暗藏法律风险与社会隐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2月11日发文强调,社保“挂靠代缴”行为属于违法,提醒公众通过合法途径参保以保障自身权益。
首先,社保“挂靠代缴”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均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通过虚构劳动关系进行社保“挂靠代缴”,不仅扰乱了社会保险秩序,还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其次,社保“挂靠代缴”存在巨大的经济风险。代缴的社保金额全部由个人承担,同时还可能要支付额外的服务费用。一旦遭遇“黑心”代缴机构,挪用资金或拿钱跑路,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就可能“打了水漂”。此外,即使代缴机构能够按时缴纳社保费用,但由于不存在真实的劳动关系,个人的社保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
那么,对于没有工作单位但又想缴纳社保的人来说,应该如何正规缴纳呢?第一种: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第二种: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基数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灵活选择,缴费方式也多样,可以选择按月、按季度、按半年或按年缴纳。而且,现在线上服务也非常便捷,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等线上渠道,就可以轻松办理参保登记和缴费。
因此,我们呼吁大家要珍惜自己的社保权益,不要轻信社保“挂靠代缴”的虚假宣传。对于确实需要缴纳社保但暂时没有工作单位的个人,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这样既能保证社保缴费的连续性,又能避免违法风险和经济损失。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社保“挂靠代缴”等违法行为,维护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人民网曾发表评论文章,强调治理社保“挂靠代缴”需下绣花功夫,以精细化手段推进综合治理,提升社保的成色与服务,维护好社会公平公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构筑起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