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烟融合,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粮烟融合,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鲁网 2025-02-12 16: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任务,深入贯彻行业“以烟稳粮、以烟固粮、粮烟融合”部署要求,积极响应粮烟融合。每到丰收季节,鄢陵县的广袤烟田与粮食作物错落有致,如同大地的调色盘,五彩斑斓,构成了一幅幅生动富饶的画卷。

指导领先,细耕责任田

“改变单一种植烟叶的生产模式好处可大着哩!就比如烟叶和小麦间作吧,到了花叶病容易爆发的5月份,小麦就像是烟叶的防护墙。那些爱传病的蚜虫,因为喜欢黄色,大都直奔小麦去了,烟草得病毒病的风险就降低好多。”只乐烟站生产技术员田长江在培训会上向烟农传授粮烟复合种植的技术:“说到这行间距,最好是烟苗行间距1.2-1.3m,株间距50公分。烟垄旁边种上三垄小麦。一亩地里烟苗种个900到1000棵。小麦的种子撒得跟平常种整片麦子差不多,这样小麦收成也不会差。”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每年都会应时召开生产技术培训会,重点讲解粮烟融合的技术要点。结合包户职工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教学、发放手册等多种形式,给烟农传授最新政策和先进经验。来参加培训会的烟农感慨地说:“过去我们只知道种粮,现在通过技术指导搞复合种植,收入增加了,生活也更有奔头了!”

烟农培训会,提高烟农生产技术水平

多业协同,培育新动能

在粮烟融合的框架下,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探索多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一方面科学有序落实“烤烟+N”的轮作机制,大力推广烟后作物如红薯、蔬菜、绿肥等作物的种植,通过集高效轮作、绿色增收、提质增效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力争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利用闲置烤房烘烤花卉、药材、辣椒等,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此外,种烟季节结束后鼓励育苗设施、农机和劳动力的拓展应用,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新兴产业的崛起,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也为乡村振兴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科技创新,助推加速度

科学技术是推动粮烟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烟叶种植过程中,从育苗到采收,全程都有烟技员同步数据至河南智慧烟叶信息化平台管控全程,促进烟叶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烟叶烘烤方面,以只乐镇为例,往年由于烘烤技术不到位,烟农们常常面临烟叶烘烤损失的问题。而今年,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大力推广电能烤房后,采用物联网控制技术,实现烤烟智能化,使烟叶烘烤省时省工,极大地提高了烟叶的产量与品质。在田间管理方面,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烟叶的高质量发展,更让后续的粮食生产更加高效、环保。通过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创新,促进了鄢陵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乡村振兴提速。

机械化拔杆,做好烟田清洁生产管理

粮烟融合,不仅是鄢陵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生动实践。2024年,鄢陵县烟田复种指数1.69,烤房全年利用总产值30余万元,多元产品初深加工净收入140余万元,基本烟田全年利用总产值600余万元······通过技术领先、多业协同和科技创新,鄢陵展现出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未来,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继续深化粮烟融合,探索更多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