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守住最后一道关 数字质检的产学新面貌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守住最后一道关 数字质检的产学新面貌

来源:鲁网 2025-02-12 11: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共计111项技术。

其中,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精准高速机器视觉缺陷检测技术成为网络热议,该技术围绕人工智能的高精准高速视觉缺陷检测技术、构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价值链和互联互通完成的横向集成,贯穿整体价值链的数字化集成和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形成机器视觉检测AI智能制造新模式。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岗位的激增。去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拟增加19个新职业和29个新工种,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等9个职业被标注为“S”,即为数字职业,占到了拟新增职业数量的近一半。

这19个新职业极具时代特征,尤其是9个数字职业,反映出当前就业市场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等领域的需求较旺盛。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有这样一个团队,学生们在实习中发现数字质检这个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023级软件技术专业梁晨同学和团队由此开发了软件质量保证工具管理平台和性能与安全测试解决方案,并成功申请软件著作权。

面对项目遇到的技术瓶颈,指导老师寻建晖博士带领团队成员夜以继日地钻研,使用最前沿的数字检测技术,优化处理流程,最终以一个既能提高施工效率又能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赢得了行业的认可与赞誉。

“数字质检工作是为软件、硬件产品当好守门员,守好质量检测的最后防线,给千千万万的用户一个优质的保障。这种来自平凡岗位的获得感是学生们现阶段最大的收获。”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辅导员孙萌老师如是说。

新的一年,各个行业公司、大中院校正在努力践行、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而一线职工、高校学子们也敞开怀抱,以自己的新行动,去适应着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变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