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额增长超九成!“China Travel”邂逅中国年

交易额增长超九成!“China Travel”邂逅中国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2-11 16:17
2025-02-11 16: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春节假期期间,意大利游客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前合影留念。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当“China Travel”邂逅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中国春节,感受中国年味,“圈粉”中国年货,体验“丝滑”支付……外国游客来华热情高涨。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蛇年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银联、网联共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较去年春节假期增长124.54%,交易金额增长90.49%。

“免签朋友圈”扩大,爱上“非遗”中国年——

逛庙会、赏灯会、穿汉服、看表演、品美食……春节期间,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旅游景区,不时出现游玩“打卡”的“洋面孔”。

在上海豫园,德国姑娘卡拉·乌尔马赫不仅感受到了江南韵味和浓浓年味,还购买了心仪的年俗工艺品,给朋友们带回中国春节的祝福。“在上海购物,不论是刷Visa、万事达卡等外卡,还是手机移动支付,都很方便。”她说。

免签国家范围的不断扩大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新政策,吸引更多外国朋友感受中国年。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到中国过春节的外国游客较2024年增长150%,创下新高。

支付宝数据显示,除了北、上、广、深等入境游一直以来的热门目的地,苏州、西安、成都、厦门等地也成为春节期间入境游客爱用支付宝深度旅行和消费的城市。

服务升级,消费支付不“见外”——

在栈桥喂海鸥、乘游船看海景、在“非遗大集”上看花灯、喝青岛啤酒……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外国游客来青岛过大年,青岛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8%。

还在担心“支付难”?老外说,体验越来越好。

“不用换现金,用韩国本地的电子钱包就能在青岛街头体验好吃好玩的。”在中山路打卡的韩国游客朴惠珍直言支付太方便。

近年来,便利外籍来华人员支付的措施密集出台,不断重塑入境消费场景:一方面推动“外卡内绑”,境外银行卡可绑定支付宝、微信支付在国内商户消费;另一方面支持“外包内用”,越来越多境外电子钱包可在国内使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支付宝支持“外包内用”的境外钱包已达13个,来自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10个国家和地区。

政策“破壁”、服务升级。各方不断打通移动支付的堵点:提高境外银行卡绑卡效率,优化身份验证安排,提高移动支付单笔交易限额和年累计交易限额……

为适应外国人的现金支付习惯,全国近7万家银行网点、近5000家外币兑换设施、近32万台自动取款机可提供兑换人民币服务。

消费高涨,“圈粉”中国年货——

在前门大街选购茶叶,在杨梅竹斜街买兔儿爷,在各大购物中心选购国产潮牌衣服……不少北京的门店反映,春节假期,外国消费者较去年春节明显增加。

来自德国的乌尔丽克和在中国留学的儿子埃米尔一同在北京过大年。“我们逛了什刹海的集市,品尝了地道的中餐,购买了心仪的春节礼物。”乌尔丽克说,不少店家都能用英文交流,手机支付也非常方便。

来自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数据印证了外国游客“买买买”的热情:春节期间,入境游客通过微信支付消费笔数较去年春节假期增长134%。假期前五天,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1.5倍。

中国年正在成为“世界年”。从东方传统佳节之美,到乐享消费支付不“见外”,开放的中国,让世界越来越爱!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记者任军、吴雨、有之炘)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