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工褚云波的“魔法”修炼记

修理工褚云波的“魔法”修炼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08 16: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机器开不起来就找‘褚师’,他的‘魔法之手’,总能让设备故障快速‘拜拜’……”这是厂里设备操作工们常说的一句话。

无数个清晨日暮,因包装设备故障停机熄灭的数字灯下,经常都能看到“褚师”的身影,他举着冷白光小手电,眼神透过镜片专注于设备的故障点,问题不一会儿就迎刃而解,仿佛拥有魔法棒的魔法师,问题一指一个准。

魔法电筒

成长:学看

“褚师”名叫褚云波,1987年进入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工作。

他感叹曾经“开车难”,从前要碰设备可不容易,他干过近两年的杂活,才一步步得到机台师傅认可,才有真正在设备上动手实操的机会。他跟过多个操作厉害的“大师傅”,因为动手机会要靠自己争取,他就在学习期不断观察各个师傅的操作方法和细节。久而久之,他将看见的和琢磨的变成了自己的设备法宝,对日后操作和修理工作大有裨益。他说:“开车修车都一样,看的人很多,可真正看进去不容易。”

修理:能比

褚云波说:“修车需要比较。”遇到故障问题,他总是先“细细看”,观察判断设备故障部位运转状态与常态差异,研判故障点。能找到点,问题也就解决了。他总结设备修理的三大法宝:学好机械原理、熟悉设备运转状态、理论联系实际的想象比较。有了它们,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最难忘的是车没修好,回家都睡不着,一直想怎么修。”他回忆起从前的老包装机型康巴斯的“壳头皱”质量问题,自己把想到的修理点试了一遍,仍不见效,就到修理室自己待着,查看设备原理,复盘成型工序,找不到新的点再跑到机台观察别人修,结合看到的对比思考。如此周而复始,直到灵光一现找到症结根源,抄起修理包就重新回到机台继续尝试,直到问题被攻克,回家才能放心睡个好觉。攻克了康巴斯机型,如今又换成了GDX500机型,当时的琢磨思索也同样有效,帮自己解决了不少类似的质量问题,所以修得好设备,离不开“比”。

传承:练静

他说:“修理是个枯燥的活,年轻人走这条路,要耐得住磨炼。”他认为年轻修理者要想成长,要心静,能日复一日在看似相同的设备运转中找不同,自己学会准确研判故障;要会看,看各个师傅如何修各种故障,真正看进去,总结出准、快的方式方法;要时间,掌握机械原理的前提下,需要时间慢慢沉淀,实践出真知。他希望年轻一代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新风采。

认真修理

熄灭的数字灯再次亮起,设备的“嗡嗡”声续响,背后是“褚师”被汗浸湿的衣裳、手上细碎的伤口和被黑色机油污染的双手。它们承载着他对技术的执着和对自己工作的认真专注。匠人之心,当以得歌、得视、得传。

(图片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 郭馨蔚 周飞授权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