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零距离对接的重要途径,面对石化化工行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针对化工真实生产装置“高投入”、检修作业“高风险”、应急处置“难观摩”、生产过程“难实施”等实践教学难题,东营职业学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创新“模块化规划、数字化升级、智慧化管理”建设理念,引入虚拟仿真技术,打造生产化育人环境,实施智慧化一站式管理,建成“数字化+生产化”高端化工实践教学基地。
围绕山东省10条高端化工产业链中企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满足模块化教学需要,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建设为主线,数字化升级改造实训装置;高标准建成PX芳烃炼化一体化半实物仿真工厂、石油化工自组态多工艺系统、流动化学教学平台;定制开发沉浸式VR、MR仿真软件,营造情景化育人氛围,构建集化工安全、基础技能、专项技能、虚拟仿真、综合技能、拓展技能6大功能模块的数字育人环境,拓展实训装备实践教学功能。
对标企业岗位生产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SOP),梳理典型生产任务,重构教学任务,校企联动教学化改造生产项目,实现“生产设备进课堂、操作规程入教材、职业素养融过程”,形成涵盖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的55个实践教学模块。基于职场化氛围开展生产性实操项目,学生依照国家规范和企业质量检测标准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进行工艺生产操作,结合企业真实生产故障进行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置,学生在职场化育人环境中明晰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夯实岗位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开发集5大类69个功能模块的智慧化一站式实训管理平台,同步集成APP小程序,涵盖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培训服务、数据分析等功能,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有效融合,动态监测,多终端展示,实现实训资源信息化管理。通过对实践教学过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可视化展示学生个人学习画像,为教师个性化指导提供数据依据,教学过程动态监测、教学质量实时考评,实现实践教学智慧化管理。
高端化工实践教学基地获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山东省化工行业工匠学院、东营市重点实验室,近五年完成中职高职本科层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及认定6000余人次,学生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累计160余项,培育齐鲁工匠后备人才130余人,14名学生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用,25%毕业生入职中国企业500强,成为石化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孵化器”。完成区域头部企业职工培训34000余人次,连续11年承办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测试,承办“技能兴鲁”“沿黄九省”等区域内化工类职业技能竞赛25次,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通讯员:岳莹 古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