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投产

2月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位于我国渤海的亿吨级油田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顺利投产,标志着全球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投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2-07 11: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2月7日电(记者 郑欣)2月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位于我国渤海的亿吨级油田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顺利投产,标志着全球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约20米,自2022年发现以来,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2亿立方米。按照正常采收率测算,渤中26-6油田能够开采原油超3000万立方米、天然气超110亿立方米,具有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为加快储量向产量的转化速度,渤中26-6油田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体化推进’的总体开发策略,分为一期、二期两个开发项目。目前投产的一期开发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1座中心处理平台和1座无人井口平台,计划投产开发井33口,预计高峰日产油气当量超3500立方米。”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中26-6油田总监刘景亮介绍说。

渤中26-6油田的储层位于埋深超4500米的太古界潜山变质岩地层,是数十亿年前古地质历史时期被新沉积岩所覆盖的基岩凸起,其潜山基岩主要由高硬度的花岗岩构成,平均抗压强度可达到137-275兆帕,相当于混凝土强度的9倍,地层温度高达178摄氏度。这种高温高强度的极端环境给油气钻采作业带来严峻考验。

“面对解决油田开发难题,科研人员完成了钻头、高温泥浆体系、配套提速工具以及高温定向井仪器的研发与改进,形成了一套海上深层钻完井关键核心技术体系。特别是高抗扭钻具的优化工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后续此类油田的顺利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南钻完井项目组经理汤柏松介绍说。

同时,渤中26-6油田是中国海油在渤海油田规划的重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示范工程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捕捉分离原油开采过程中伴生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回注地层用于驱油,提高原油和天然气采收率,全生命周期内预计埋存二氧化碳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标志着我国掌握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有效推动中国海油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海油总裁阎洪涛表示,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成功投产标志着公司海上深层复杂潜山油气藏开发和渤海CCUS基地建设迈入新阶段,对提升公司在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能源供应能力以及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