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生命守岁人:祁东县中医医院春节值守纪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05 13:55
来源: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05 13: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日讯(通讯员 肖忠诚 何晓晓 记者 梁湘茂)万家灯火点亮团圆时刻,“杏林灯火”守护生命之光。甲辰新春,祁东县中医医院536名白衣战士在89个岗位上筑起健康长城,用“春节我在岗”的坚守谱写生命守护曲。

从急诊室的生死时速到ICU的不眠之夜,从手术台前的全神贯注到病房走廊的匆匆脚步,这场跨越春节的生命保卫战,留下无数动人篇章。

【急诊科:与时间赛跑的守岁人】

大年三十20时17分,急诊大厅的自动门第9次被撞开。

“3岁患儿花生呛咳窒息!”伴随着家属的哭喊,急诊科主任彭其春箭步冲前。喉镜探查、异物定位、纤支镜取物,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麻醉科多学科团队在黄金4分钟内完成生命接力。监护仪规律的“滴滴”声里,彭其春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这是我在急诊科值守的第9个除夕,监护仪的心跳声就是我们的跨年钟声。”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急诊科单日接诊峰值达387人次,较平日增长45%。抢救室护士长的工作日志记录着:除夕处理鞭炮伤11例、呼吸道异物3例、急性胰腺炎7例。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与死神的短兵相接。

【ICU:永不熄灭的生命之光】

重症监护室的电子钟跳过零点时,护士长邹凌飞正在为3床昏迷患者进行第6次翻身叩背。

这个春节,她的工作台历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每小时生命体征监测、两小时一次气道护理、四小时一次肠内营养......“患者气管插管无法言语,但监护仪上平稳的波形就是最好的新春祝福。”连续96小时值守的邹凌飞,眼底泛着血丝却目光如炬。

在中心监护站的电子大屏上,15个床位持续跳动着生命参数。春节期间,ICU收治危重患者23人次,CRRT治疗总时长突破120小时。年轻护士小陈在朋友圈写道:“除夕夜的监护仪警报,是我听过最特别的‘新春爆竹’。”

【温暖后方:医患共度的别样年味】

除夕18:00,党政办主任周凯推着送餐车穿过住院部长廊。保温箱里,208份特制年夜饭正冒着热气:红枣桂圆鸡汤寓意“鸿运当头”,翡翠白菜水饺象征“百财聚来”。骨科病房里,85岁的张奶奶接过餐盒时红了眼眶:“孩子们,这是我吃过最暖心的团圆饭!”

这份温暖已延续十年。医院后勤团队提前72小时备料,选用易消化食材,设计糖尿病、肾病等特殊治疗餐谱。药学部同步推出“中医年礼”,将防疫香囊、安神药枕送到患者手中。正如院长在慰问时所言:“医院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传递希望的温度。”

【数字背后的坚守者】

春节假期间,全院日平均接诊量达236人次,日平均急诊手术5台次。数字背后是:检验科日均处理标本623份,放射科医师日均步数2.1万步,中药房调配处方1896张。这些平凡英雄中,有心电图医师连续站立工作8小时的双腿浮肿,有产科医生在值班室迎接新生命的特殊“守岁”,更有全院党员干部100%在岗的红色担当。

“不是不想家,是想让更多人平安回家。”呼吸科主任这句话道出了所有医者心声。当新年的晨曦穿透医院走廊,这些生命守岁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查房。他们用坚守诠释着:医者的年味,是消毒水里的责任,是白大褂下的初心,更是永不褪色的生命承诺。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