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英歌德国上演 舞出浓浓中国年味

一月底的德国法兰克福街头透着几分寒意,一支亮眼的中国英歌舞却为整座城市带来喜庆的中国年味。

潮阳英歌德国上演 舞出浓浓中国年味

来源:新华网 2025-02-02 18: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月3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一名女子与潮汕英歌舞队演员在法兰克福市政厅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新华社广州2月1日电题:潮阳英歌德国上演 舞出浓浓中国年味

新华社记者陆浩、单玮怡、邓瑞璇

一月底的德国法兰克福街头透着几分寒意,一支亮眼的中国英歌舞却为整座城市带来喜庆的中国年味。

身着盛装,挥舞整齐划一的木槌,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来自广东汕头潮阳的西门英歌队当地时间1月31日亮相法兰克福。高潮迭起的“男女英歌斗舞”让观众目不暇接,不少当地观众还跟着鼓点手舞足蹈起来。

来自南美洲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瑞贝卡正在德国交流学习。被热情的鼓点吸引,她拿起手机一路拍摄,“很喜欢这些舞蹈,也很高兴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庆祝中国春节的活动。这些舞蹈艺术家充满热情,将春节的欢乐送给我们,真的特别精彩!”

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组织下,汕头潮阳西门英歌队一行25人,于1月28日至2月4日远赴德国、法国参加“欢乐春节”活动。其间,他们陆续到访哈瑙、法兰克福、巴黎、里昂等城市,展示英歌舞的无穷魅力。

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英歌舞,长期流传于广东汕头潮阳、潮南和揭阳普宁等地,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中国被许多网友称为“春节必看的传统艺术盛宴”。

1月3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市中心卫戍广场,潮汕英歌舞队在法兰克福首届春节庙会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在潮汕人眼里,英歌就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汕头潮阳、揭阳普宁等地,许多镇街都有英歌队。仅在西门英歌队所在的汕头潮阳一区,就有130多支英歌队。

西门英歌队总教练陈坍鹏介绍,此次英歌队由女队西门女子英歌队和男队塔馆英歌队组成,平均年龄只有16至18岁,大部分为在校生,将呈现创新表演,除了精心设计“男女对打”的阵型外,还将加入更多中国舞蹈元素。

当地时间1月29日,西门英歌队来到此次欧洲之行的首站——德国哈瑙市。他们盛装打扮,敲锣打鼓,在围观人群的陪伴下在哈瑙市中心巡游。沿途数百名民众受到热情舞蹈的吸引,积极参与到游行队伍中。

“以前总说想把传统文化带上更大的舞台,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让更多外国朋友看到我们广东潮汕的传统文化,感到很自豪。”西门英歌队副教练吴燕花说,此次去欧洲,希望把中国春节的欢乐喜庆带给世界观众。

哈瑙-台州友好协会主席约尔根·朔伊尔曼表示,英歌队访问哈瑙并举行演出是一场特别的活动,为欧洲人的“中国农历新年”活动带来新的活力。“让文化与歌舞作为民间交流的桥梁正是我们想要的。期待中德之间更强的文化纽带,期待这两个美丽国家的人民增进联系。”

1月3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罗马广场,一名女子与潮汕英歌舞队演员合影。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女子英歌柔中带刚,男子英歌粗犷豪放。从哈瑙到法兰克福,他们都以豪迈矫健的舞姿博得当地观众的热烈掌声。演出成功的背后,是西门英歌队长达数月的精心策划和排练。

吴燕花介绍,为了备战此次出国演出,英歌队已经加紧排练了两个月。“我们这次选派的队员有男生有女生,加起来共25位,个个都是‘精兵强将’。”

据了解,本次展演是女子英歌首次“出海”,也是饰演“花木兰”的队员郑梓欣第一次出国。她表示,今年春节虽没有回家团聚,但能让更多外国朋友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她倍感自豪。

作为潮汕地区第一支女子英歌队,西门女子英歌队成立于1952年。如今,队里除在校生外,还有来自幼师、护士等各行各业的人,都是因为热爱英歌舞聚集在一起。

“很开心在德国和很多新朋友一起庆祝中国新年。我很喜欢英歌舞,表演者的装扮非常漂亮,带有独特的文化印记,演出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年味。”德国观众安娜·布莱特说。

【责任编辑:于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