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记的致富路

宋学记的致富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26 15: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氛围弥漫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烟农宋学记家的小院里,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技术员徐少清带着对烟农的关心和对新一年烟叶种植的期望,走进了宋学记家,开启了一场温馨又富有意义的交流。

“宋大哥,小年好啊!我来看看你家情况,顺便也了解下今年种烟的事儿。”

宋学记(放下手中正在擦拭的农具,快步迎上前):“哟,徐师傅啊,快进来快进来!今天小年,你还特意跑一趟,太辛苦了。”

宋学记媳妇(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糖瓜从屋里出来):“徐师傅,来,先吃点糖瓜,这是我刚做的,尝尝甜不甜。”

徐师傅(接过糖瓜,咬了一口):“婶儿,太好吃了,又甜又糯。宋大哥,我这次来,主要是想跟你聊聊今年种烟的收成和遇到的问题,好为明年做准备。”

走进屋里,围坐在桌前。老宋(拿起茶壶,给徐师傅倒了杯茶):“今年总体收成还不错,多亏了你教的那些种植技术。”

徐师傅说:“宋大哥,您谦虚了,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们只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

宋学记,湖北省郧西县店子镇前庄村烟农,更多的人都叫“宋学技”,这一称呼的背后,是他对烟叶生产技术的热爱、钻研以及在精耕细作方面的卓越表现。

“宋大哥,今天来向您了解咱们烟农在烟叶种植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思路,我们好在来年调整思路,进行改进。”

老宋(喝了口茶,说道):“建议倒谈不上,我们庄家户只知道和土地打交道,就是靠日日夜夜呵护。种地就跟培养孩子一样,从播种那刻起,便有了牵挂。得天天守着,浇水施肥除病害,盼着茁壮成长。一年辛劳,满心都是希望”。

调研中,我们发现老宋深知作为小户,无法单纯依靠规模取胜,于是他将精力聚焦在每一寸土地的精细化管理上。从土地整理开始,他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用心,严格按照烟站的标准去执行。施肥时,依据土壤化验结果、上年度施肥情况、烟叶长势、生育期、烟叶的等级结构,与烟站一起研判,灵活调整施肥量,他懂得烟地丰缺指标,如一等地亩施纯氮6.0kg,二等地7.0kg,只为烟叶生长打造最适宜的“温床”。

老宋(喝了口茶,说道):“今年总体收成还不错,多亏了你教的那些种植技术。但今年烟苗前期长得还挺好的,就是到了中期,有一些烟株出现了青枯病。我按照你和烟站给的防治方法,及时打了药,才控制住了病情。”

徐师傅(点点头):“青枯病是烟叶种植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主要在土壤及遗落在土壤中的病残及其他寄主上越冬,病原菌靠雨水、排灌水、病土、病苗、人、畜、生产工具及昆虫进行扩散传播,一般从根部的伤口侵入。发病时各个部位均会受到侵染, 以根、茎危害最为普遍。这个时候一定要早发现、早防治。明年我会多来地里看看,争取把病虫害扼杀在萌芽状态。”

老宋(感谢地说):“真的太感谢有你们的指导,我今年采用烟站推广的蚜茧蜂+黄花菜防治蚜虫、灯诱+无人机飞防防治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技术,虫害防治效果特别明显。明年还得靠你多指导指导。”

徐师傅(笑着说):“宋大哥,你放心,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帮你们把烟叶种好,多跑几趟算啥。当然了,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明年肯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欢声笑语中,徐师傅和老宋一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小年。他们对明年的烟叶种植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日子会像这小年的糖瓜一样,越来越甜(图片由张培强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