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廷毅团队打造416医院肿瘤放射外科治疗模式高质量发展奇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26 13: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四川有举世闻名的国宝熊猫、福星高照的乐山大佛、美如仙境的神奇九寨沟,还有一个在短时间内发展速度惊人的‘是一流’医院……”

1月15日,中国成都,416医院。—即将出院的下咽癌患者“春意盎然”展开一幅“大美四川”画卷,惊呆了一屋子的查房人员。

原来,病人从遵义来成都轻松治病、休闲治病、旅游治病,吃饭喝水等功能无损就干掉癌细胞……亲身见证“放疗先进技术无创治癌”的特殊感受,所以就有了这段肺腑之声。

2023年7月,退而不休的夏廷毅教授放下北京优渥的生活,应中核医疗特聘,落地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共建核医疗技术一体化的放射肿瘤科,开启了开创“肿瘤放射外科无创治疗模式”高质量服务病人的新征程。

数据显示:2024年416医院放射肿瘤科来自川外25省和直辖市的入院病人占20%;TOMO放疗病人省外占20%;早期肺癌收治病人占肺癌病种收治的19%;放射外科剂量模式治疗病例占45.6%,中位治疗次数10次;2024年放疗病人较2023年增长了38%。28岁颅内巨大肿瘤在此得到成功救治,29岁脑干疑难肿瘤获得康复,70岁胸腺瘤专程从北京赶来求治后康复回家,83岁老年胰腺癌治疗后生活康复,左肾门巨大良性肿瘤需切肾手术来此获得保肾治疗,晚期肠癌肝转移病人从广州赶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等病例数不胜数……北京业界一权威人士中肯地表示,“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其无与伦比的成绩,充分证明416医院放射肿瘤科已成为大西南乃至全国独树一帜的放射外科治疗特色中心。”

“敢破敢立勇于创新的夏廷毅教授,仿佛身上有9个脑,真抓实干‘出神奇’,事实证明‘是一流’。”北京一资深媒体人诙谐为其总结,并带我们一同聚焦夏廷毅团队2024年硕果:

一抓学科建设。落地416医院,夏廷毅教授就率团队与科室一道,创新机制增设放射肿瘤科,增设病房病床。规范、细分头颈、胸部、腹盆腔肿瘤及综合治疗肿瘤4个组。坚持以精准放疗、放射外科特色技术为牵引,全面优化门诊与病房收治诊疗路径,改善肿瘤病人的收治条件和放疗技术的软硬件平台,大大增强了专科肿瘤救治的整体能力。

二抓技术创新。坚持病人至上与开拓创新治疗方案紧密联系,采用TOMO大分割放疗模式和放射外科联合免疫靶向治疗方案,打破指南局限,为肺癌、胃肠肿瘤、全身多发转移肿瘤、肝癌、胰腺癌、肾癌等开辟了全新的治疗路径。据统计,夏廷毅团队2024年1-10月收治的肺部、腹部肿瘤病人采用非常规放疗模式占70%,放射外科治疗模式占46.5%,放射外科中位治疗次数为10次,仅有常规放疗30次左右的三分一,足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一创新方案不仅为病人减轻了经济负担,还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更是为政府分忧降低了患者与医保之间的“负面情绪”,成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服务肿瘤病人的时代大爱。

三抓链式服务。夏廷毅教授抓住“中核集团作为核技术产业链发展的链长单位”的有利条件,不仅殚精竭力直面病人,还带领团队,呕心沥血促进院内多学科诊疗方案紧密协同和深度融合,推进核医学科、放射科、超声科、胃肠外科、骨科等多个学科形成闭环,推动环环相扣的链式服务模式,打通病人检查和会诊的绿色通道,争取病人获得“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诊疗的一体化服务”。

四抓教学培训。夏廷毅教授不遗余力,定时组织医生、物理师、技师、护理人员、实习规培生开展早交班和教学查房,定时开展病例讨论守正创新治疗方案。适时开展技能培训,扎实推进规范操作,应时开展专题讲座,促进教培水平提升。为此,清华大学主导的RTUP放射治疗质量控制高级研修班、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放疗物理师培训班也因而落地416医院。让416医院名声大振,为放疗技术的教学培训贡献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实践场景。

五抓学术地位。夏廷毅教授风里来雨里去,披星戴月,2024年代表416医院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大会,独树旗帜、发表真谛,全力倡议推广应用放射外科治疗模式,全面扩大并提高了416医院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美誉,给医院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的声量提升带来了“核裂变的能量”。

六抓科技唤醒。为放疗人吹响“三个自信”号角的夏廷毅教授,还亲力亲为推进“三个必须”——其重中之重就是推进放射外科治疗优势的全民启蒙教育和科技唤醒。为此,夏廷毅教授不仅从日理万机的工作中挤空走进大熊猫培育基地、核动力院、水电十局、核西南建等企业躬身“科普宣讲”,还深夜不休指导品宣文案,2024年线上线下1000万+人次受教夏廷毅教授“放射外科无创治瘤模式”的“科技唤醒”。

七抓病人疗效。早期病人多了,高级干部来了,全国病人甚至国外病人也慕名来了……2024年收治放疗病人1046人(2台加速器),这是按国际标准每台加速器每天不超过50人的标准严格执行的,以保证每个病人的放疗质量和疗效。尽管如此,较2023年放疗757人亦增长289人,增幅达38%。“这都是夏教授和科室肩并肩,呕心沥血推进放射外科先进技术、不倦丹心将病人放在首位,面对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冲破学术正确和遵循指南治病的束缚,创新观念、开拓技术的必然结果。”其助理如是说。

“北京年近7旬的兰婆婆被确诊胸腺瘤,走遍北京知名大医院都只能开刀手术,慕名飞成都找到夏教授,夏教授团队采用放射外科技术将射线从多角度、多方位聚焦摧毁肿瘤,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任何不适,在治疗间隙兰婆婆还和老伴远到剑门关、都江堰,近至春熙路、太古里,将治病变成了一场快乐的人生旅行。58岁的胡女士被查出左肾占位性病变,外科医生的建议是手术切除,全家人考虑到切肾对人体和功能的伤害,于是拒绝手术找到夏教授。夏教授重新系统、全面检查了她的左肾病灶,通过多模态影像、化验和临床表现以及多学科会诊,临床诊断考虑良性肿瘤(平滑肌瘤)可能性大,穿刺活检风险太大。于是从病灶的位置、良性肿瘤的特点,用放射外科提高剂量和保护肾脏,放疗方案比治疗肾癌的范围更小,剂量更高、次数更少。整个治疗过程,胡女士不痛不痒、轻松舒适。”

“一年来,我们看到了不惧艰辛也要不远千里万里而来的病人,见证了起早摸黑不辞辛劳为病人且无怨无悔的领头人,更感受了带着病痛而来、带着春风笑脸而归的治愈者。”

这就是夏廷毅教授一切为了病人、真抓实干的出彩和神奇。

这就是一个退休老兵的“是一流”情怀:胸怀天下,身体力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仁心仁术,不倦丹心、点亮“灯芯”,照亮并引领“军民融合发展”新征程上更多的时代模范和标兵。(刘超 黄云子 张樟 金世彬)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