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月26日电(记者刘坤)如果不是凯佑自己说2024年6月是他第一次踏足中国,甚至是第一次来亚洲,很难相信这个能流利说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加以解释的美国青年,真正沉浸式的学中文,仅用了半年的时间。
凯佑(Schrag-Toso Aaron Kyle),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一留学生,刚刚在美丽的珞珈山度过了一个学期。2024年,他参加“珞珈全球暑期学校”,同年9月正式开启在武大的留学生涯。
“这世界没有魔法,事实上我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中文,它是既美丽又难学,我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凯佑说。
怀揣着开放的心态与亲身了解中国的愿望,凯佑早早制定了“到中国研究、发展跨文化交流”的目标。然而,刚进入大学时,他曾被中文的难度吓退,最终选择了西班牙语翻译专业。毕业后,他在西班牙做语言老师,干过人口普查员, 翻译, 又回美国尝试过卡车司机的生活。
旅途中,他重新拾起对中文的热爱,并得到了在亚利桑那大学担任英语教授的父亲支持。而后,选择来到中国。
在武汉大学的半年,凯佑的视野得到了拓展,经历了“观念的转变”。他深切感受到:沟通可以消解偏见,了解能改变认知。
带着疑问而来,在中国找到答案
“我不像很多想来中国的外国人那样,自幼看过成龙或李小龙的电影,也从未想过未来会来中国。”
对于为什么选择中国,凯佑认为,他对中国的兴趣源自在美国时与众多中国朋友的交往。他的家乡亚利桑那州中文学习氛围浓厚,当地有许多中国学生和访问学者,社区还设有沉浸式少儿中文课程。此外,他也意识到中国影响力日益上升,学习中文的实用性愈发突出。
修读了两个学期中文课后,他通过手机App和Flashcard(闪卡)自学,并在日常交流中不断积累新词。如今,他已经能熟练使用许多成语。尽管如此,他仍感叹:“要真正了解中国这段悠久的历史,这么迷人、有趣的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挑战。”
在中美关系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他身边也不乏受到“美国偏见”影响的朋友。
“有朋友会觉得来中国不安全、不自由。但在我看来,事实恰恰相反。”凯佑说,“在充斥着刻板印象的环境下,更应该去中国,应该去了解这个国家。”
在武汉大学,他通过“中国通识”课程学习地理、历史,接触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闻传播学的专业课程中拓展国际视野。他不仅积极与身边的老师、同学交流中国文化,还在美国体验过春节民俗,在重庆朋友家共度端午节。今年,他计划留在中国,并前往浙江,迎接人生中的第一个“中国年”。
跨文化碰撞:唯一的西方面孔
武汉大学“珞珈全球暑期学校·全球传播与可持续发展”项目负责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纪莉告诉记者,2024年该项目吸引了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斯里兰卡、老挝、斐济、越南、美国等七个国家的学生。而凯佑,是其中唯一来自亚太地区以外的学生。
在课堂上,他开放地学习中国乃至亚洲的理念与文化,同时也坦诚面对其他同学对美国的疑问。
“可持续发展”这一国际话题,成为各国学生探讨交流的平台。大家从不同立场和视角分享观点,课程还邀请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学家、国际传播领域的记者及国际组织负责人授课,全方位拓展了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认知。
纪莉表示,小组作业为中外学生提供了真实互动的机会,促进了彼此深入了解。而结课时的报道作业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新议题,更是一次将国际传播理念落地实践的宝贵尝试。
凯佑对此深有感触,他很高兴能在项目中结识许多亚洲朋友。“我们之间很容易找到共识,同时也能直观地感受到各国文化的差异。”他补充道,在与其他国际学生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共同体会到中国人的勤奋与高效,这让他印象深刻。
课程结束时,师生共同参观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湖北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东风岚图汽车厂等机构。在参观岚图汽车时,凯佑敏锐地提出:“你们主要面向拉美和欧洲市场销售,为什么宣传标语只有英文,而不是多语种?”这个问题,引发了企业内部的思考。
在告别晚会上,各国学生唱起本国歌曲,用母语送上祝福。亚洲文化的共通性、彼此间的友谊让凯佑难以忘怀。他对来自斐济的同学的一句话深深共鸣:“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国家,但大海把我们连在一起。”
在中国,他看到了不同的“浪漫”
谈到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凯佑对鄱阳湖候鸟、江豚保护项目印象深刻。他发现,中国不仅注重单纯的环境治理,更重视系统治理、民生为本的理念,比如积极帮助渔民上岸开启崭新生活,这让他对中国的环保理念有了全新认知。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困难的,尤其是在面对舆论和国际环境的压力下。但我看到,中国的学术界、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普通老百姓都在努力克服这些问题,这很鼓舞人心。”
他认为,中国政策主张“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推进,我们还可以合作共赢”,这种思维方式让人感受到乐观与信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带有一种浪漫化的集体主义色彩。”
他还希望中国的对外传播能融入更多幽默元素,因为幽默往往是打破文化壁垒、拉近彼此距离的有效方式。“美国人很喜欢幽默,如果中国的国际传播能更生动、更风趣,或许能更快拉近彼此的理解与共鸣。”凯佑说道。
年轻人,会让中美关系变得更好?
在中美关系的当前背景下,凯佑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政治媒体的运作方式持悲观态度,但他强调,“不应将西方直接视为敌人,因为这只会加剧竞争,而非促进理解。”
他坚定支持中美合作,认为两国关系的改善离不开民间交流,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互动。他观察到,美国的年轻人对中国兴趣浓厚。例如,小红书在美国的下载量激增,反映出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主动寻找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并尝试与中国同龄人建立联系。他希望,这种线上互动能够进一步延伸为面对面的友谊。
“有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推动中美青年交流,做得很好。我也希望能贡献自己的视角。”他说。
此外,他对中国推出的240小时免签政策表示高度认可,并希望更多美国人能借此机会来中国旅游,亲身体验中国文化,打破刻板印象,消除误解。
“目前,愿意认真讨论来中国学习的美国年轻人可能还不多,但我相信,未来情况会发生变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来到中国,而这些不可预测的变化,正是让我充满希望的原因。”
让世界更懂中国
受暑期项目参观东风岚图汽车的启发,凯佑选定“汽车表情的变化”这个有趣而独特的主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他发现,过去的汽车前脸设计更偏向“微笑”,而如今随着科技发展,车头造型越来越“严肃”甚至“凶狠”,他希望未来能深入研究这一变化背后的文化心理学因素。
他的导师纪莉教授表示,目前正鼓励凯佑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社会特征和制度结构,帮助他更全面、客观地认识普惠性、社会公平等核心理念,并在跨文化交流中形成更扎实的知识基础。
纪莉向记者介绍,凯佑在学业上极为投入,从不缺席读书会和讨论会。他的目标明确——未来能够清晰、简明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与思想。为了进一步拓展他的学术视野,纪莉向他推荐费孝通的著作,希望他通过经典社会学研究,更深入理解中国社会的运行逻辑与价值观念。
凯佑已很好地融入中国生活,热爱火锅、驴肉火烧和热干面。他尤其期待在中国度过自己的第一个春节。
他时常向父母和亲戚分享自己的报道、照片,以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与思想变化。今年,他计划邀请家人来中国旅游,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他猜想,中国的街景、广场舞和浓郁的烟火气息,会是最吸引父母的地方。
对于未来,这位活泼开朗、思维活跃的年轻人虽然尚未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但他对深化对中国的理解、促进中美民间交流的愿望已在心中扎根。
“目前,我希望继续提高中文水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并优先完成我的研究项目。至于中美关系,我有一些初步的想法,比如分享自己在这里的经历,鼓励亲戚朋友,尤其是美国的年轻人来中国看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