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瓦庙镇:党建为笔绘群文盛景,干群同心绽和谐繁花

紫阳瓦庙镇:党建为笔绘群文盛景,干群同心绽和谐繁花

来源:鲁网 2025-01-24 16: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月21日,在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瓦庙镇,一场以“相聚瓦庙,篝火话团圆”为主题的篝火晚会成功举办,为当地干群搭建了一座沟通与团结的桥梁,在热烈的氛围中,干群关系愈发紧密,为乡村发展凝聚起强大合力。

活动盛景开篇

在紫阳县瓦庙镇王家河安置点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 “党建 + 篝火晚会” 盛大举行。活动当日,广场上人头攒动,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们纷纷赶来,大家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还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想感受这份独特的热闹。现场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氛围。

下午四点,极具地方特色的社火巡游演出率先拉开活动帷幕。舞狮活灵活现,它们腾跃、翻滚,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彩船摇曳生姿,船中的 “仙子” 向人们挥手致意;大头和尚憨态可掬,夸张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挑花篮的姑娘们步伐轻盈优美,手中花篮色彩斑斓;欢快热烈的锣鼓声震耳欲聋,为整个巡游增添了不少喜庆氛围。众多传统民俗节目沿着集镇街道依次巡游,社火表演者们个个精神饱满,他们生动展现出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将新春的美好祝福送到每一位乡亲身边,这些精彩表演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夜幕降临,熊熊篝火被点燃,照亮了整个夜晚,也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激情。舞台上,《好运来》《江南梦》《久不唱歌忘了歌》《万疆》《张灯结彩》等歌舞节目接连上演,演员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服装,用美妙的歌声和灵动的舞姿传递着喜悦与祝福。腰鼓表演气势磅礴,鼓手们用力挥舞鼓槌,鼓点激昂;古典伞舞优雅唯美,舞者们手持花伞,翩翩起舞;唢呐声高亢嘹亮,划破夜空;二胡曲悠扬婉转,扣人心弦,传统项目的表演毫不逊色,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尤其是抖音百万粉丝主播歌手大晏儿及其团队带来的专业演唱,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他们的歌声或激昂澎湃,或深情款款,观众们沉浸其中,随着节奏摇摆、欢呼,掌声雷动。除了精彩的节目,现场还设置了丰富有趣的互动环节,主持人邀请观众上台参与游戏,大家积极响应,现场笑声不断,充分展现了农民生活新变化与乡风文明的新气象。

“党建 +” 引领模式

此次 “党建 + 篝火晚会” 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党建的有力引领。在活动筹备初期,瓦庙镇党组织便积极发挥策划统筹作用。镇党委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与各村党支部书记、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商讨活动方案,从活动主题的确定、节目内容的筛选,到场地的布置规划,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安排。党组织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结合本地文化特色与春节氛围,最终确定了以 “五福送到家 欢乐过大年” 为主题,融入社火巡游、民俗表演、政策宣传等丰富元素,旨在为群众带来一场兼具文化内涵与欢乐氛围的盛会。

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参与的模范作用。顶着冬日的寒风,党员干部们带头参与到场地布置工作中,搬运物资、搭建舞台、悬挂灯笼,事事亲力亲为。他们还积极动员群众参与,走村入户宣传活动信息,鼓励村民报名参加节目表演,组织志愿者参与活动服务。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许多村民主动加入到活动筹备队伍中来,大家齐心协力,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例如,瓦庙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唐友祥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活动争取到了专业的音响设备;各村支部书记则耐心指导村民排练节目,提升表演水平 。正是因为有了党组织的精心策划与党员干部的积极带头,这场 “党建 + 篝火晚会” 才能如此精彩纷呈,顺利呈现在群众面前。

文化盛宴展风采

文艺表演和民俗展示是此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文化特色与群众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在社火巡游之后,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持续吸引着观众的目光。众多歌舞节目各具特色,《好运来》以欢快的节奏和喜庆的歌词,唱出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江南梦》则用优美的舞姿,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婉约风情;《久不唱歌忘了歌》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让观众感受到当地独特的文化韵味;《万疆》大气磅礴,舞者们以深情的演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张灯结彩》将现场的喜庆氛围推向新的高潮,大家在歌声与舞蹈中提前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传统乐器演奏环节同样精彩绝伦。腰鼓表演中,鼓手们身着鲜艳的服装,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刚劲有力,鼓槌与鼓面碰撞出激昂的节奏,仿佛在诉说着过去一年的丰收喜悦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古典伞舞的舞者们,手持绘有精美图案的花伞,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迈着轻盈的步伐翩翩起舞,她们的身姿婀娜,举手投足间尽显古典之美;唢呐的声音高亢嘹亮,演奏者运用娴熟的技巧,吹出了各种欢快的曲调,声音穿透夜空,让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二胡的音色悠扬婉转,演奏者用细腻的指法,演绎出一首首动人的乐曲,为整个表演增添了几分柔情与诗意。这些传统乐器演奏,不仅展示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喜悦,他们用精彩的表演展示出当地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台下的观众们也沉浸在这场文化盛宴中,他们全神贯注地观看表演,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孩子们兴奋地在人群中穿梭,眼睛紧紧盯着舞台,被精彩的节目深深吸引;老人们则面带微笑,一边欣赏表演,一边回忆着过去的岁月,感慨着如今生活的幸福变化。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份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共同享受着这场属于大家的文化盛宴 。

干群互动暖人心

在活动现场,干群互动的温馨场景随处可见。舞台一旁,“政策福”“就业福”“文化福”“健康福”“平安福” 五个宣传服务台一字排开,工作人员热情地为过往群众送上丰富多彩的 “五福大礼包”。党员干部们耐心地为群众解读政策,从医保政策、养老补贴,到乡村振兴相关扶持政策,都一一进行详细讲解 ,确保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对于群众提出的疑问,他们也都认真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让政策不再晦涩难懂。

在就业咨询服务台前,党员干部们积极了解群众的就业意向和技能水平,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他们详细介绍各类企业的招聘信息、工作内容和薪资待遇,还为有创业意向的群众提供创业指导和政策支持。唐志斌是一位返乡青年,一直想在家乡创业,瓦房村党支部书记唐友利得知后,主动与他交流,为他提供了当地创业扶持政策的详细资料,并帮忙联系相关部门,解答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唐志斌深受鼓舞。

健康义诊服务台前,医护人员们认真地为群众进行身体检查,量血压、测血糖、做心肺听诊,每一项检查都细致入微。党员干部们则在一旁协助医护人员维持秩序,引导群众有序检查,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帮助。一位老人在检查完身体后,拉着党员干部的手感激地说:“你们想得太周到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么贴心的医疗服务,真是太感谢了!”

普法宣传区域同样热闹非凡,党员干部们向群众发放普法宣传资料,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法》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内容。他们通过讲解实际案例,让群众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互动过程中,干部与群众亲切交流,气氛十分融洽,这些互动不仅增进了群众对政策的了解,也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

当文艺节目表演结束后,现场观众们手拉手,围绕着熊熊燃烧的篝火,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载歌载舞。党员干部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与群众一同跳舞、欢笑,大家不分彼此,其乐融融。这一刻,干部与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现场处处洋溢着温馨和谐、快乐祥和的氛围 ,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也在互动交流中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为构建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展望新征程

此次 “党建 + 篝火晚会” 的成功举办,对当地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在文化方面,活动传承和弘扬了当地的传统文化,让社火、腰鼓、唢呐等传统民俗艺术得到展示与传播,增强了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了更多年轻受众,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经济层面,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带动了当地的消费。周边的餐馆、商店生意火爆,特色农产品的销量也有所增加,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同时,活动也提升了瓦庙镇的知名度,为后续的招商引资、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会发展方面,活动增进了干群团结,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乡村振兴凝聚了强大的群众力量。

展望未来,瓦庙镇在党建引领下有着清晰的发展规划。在文化活动方面,将持续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加强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精心策划更多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如举办民俗文化节、民歌大赛、农民运动会等,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

文旅融合也是重要发展方向,瓦庙镇将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开发特色文旅项目。结合当地的中药材种植产业,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依托美丽的山水风光,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与特色美食,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瓦庙镇在党建引领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浩轩 梁琳琳|瓦庙镇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