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入驻知乎成 “非遗探访官”,共赴春节非遗之约

李子柒入驻知乎成 “非遗探访官”,共赴春节非遗之约

来源:鲁网 2025-01-24 12: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各位知友大家好,我是李子柒,很高兴成为知乎‘非遗探访官’”。1月23日,知名文化创作者李子柒正式入驻知乎,并担任“非遗探访官”。2024年年底,暌违已久的李子柒以成都漆艺为回归作品,引发了大众关注,并表示未来将致力于讲好中国非遗故事。此次入驻知乎,李子柒带着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以“非遗探访官”的身份开启一段全新的知识分享之旅。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因而成为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非遗探访官”李子柒在知乎的亮相也聚焦于此,亲自作答了“今年是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你准备怎么过?”这一问题,并分享了四川春节的非遗元素与有趣传统,更希望借此倾听各地网友分享家乡春节的独特之处。

回答中李子柒表示,年味的真正魅力蕴藏于流传百年的传统习俗、技艺和文化之中。她回忆了四川老家的春节年俗,从冬⾄杀年猪、吃杀猪饭、晾腊肉香肠,到春节前准备糖果零食,如用大米置换苹果、等待爆爆米花的爷爷制作爆米花糖,“还有炒花生、瓜子、红薯干、板栗子、裹糖葫芦……”。

此外,她还列举了多项春节民俗活动:大年初一烧子时香,大年初二到初四,亲戚家轮番团年、游庙,赶庙会;初五要“送穷”,家家户户把家中垃圾、灰尘扫地出门,俗称“送穷”;初七是人日,人日游草堂,这是四川人民纪念杜甫的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初五搭灯架,初八晚上,各地寺庙、会馆、街坊就开始点“天灯”,共108盏,寓意108星宿……

李子柒写道,“在‘世界非遗版’春节的庆祝活动中,古老的民间艺术会让节日氛围更浓厚,我们也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她同时透露,年味源于年俗,而最浓的年味来自于 “爱”,因此今年的过节计划依然是陪伴奶奶,“对奶奶来说,每年过春节最有仪式感的事情就是看春晚,她会在那一天早早就把电视打开,等着春晚的播出,陪奶奶吃年夜饭、看春晚,我想这就是过春节最有爱的事情”。

“非遗探访官”李子柒的回答,在知乎引领了一轮讨论潮,众多答主纷纷响应,分享家乡与非遗相关的独特年俗和难忘故事,以及计划如何度过首个非遗版春节。

知乎答主“Zpuzzle”表示,春节所申请的“非遗”并不是“春节”这个节日,而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重点在于“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简而言之,中国人参与的种种年俗活动的集合就是非遗。知乎答主“紫色天光”创作了一份包括滕王阁、应县木塔等在内的古建目录,他称“今年春节,我准备和古建筑共度一个别开生面的春节,寻访研究古画上的宋元明历代的文化遗产”;知乎答主“林溪主人”从历史角度介绍了长沙火宫殿庙会自清代至今的发展沿革,其春节计划也是去探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乎答主“师明礼”则早已定下了“非遗版春节,古装西安行”的计划,“穿一身大唐古韵之服装,头戴纶巾,手摇折扇,腰跨宝剑,漫步于那千年古都的大街上”

知乎拥有丰富、独特的人文内容,坚持传统文化既包罗万象又触手可及。此番李子柒入驻并担任“非遗探访官”,不仅为知乎用户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视角,更深度挖掘了春节非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还让更多人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遗文化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