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游戏IP携手英歌舞,探索非遗传统文化的年轻化表达

热门游戏IP携手英歌舞,探索非遗传统文化的年轻化表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17 16: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去年春节,来自广东潮汕的英歌舞火爆出圈,稳坐新春民俗“C位”,农历乙巳蛇年将近,乘着“中国年”升级“世界年”的东风,“英歌舞”这一古老艺术也拥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前不久,大型民族舞剧《英歌》在广州进行首演,巧妙融合现代舞台艺术手法,创新非遗技艺表达形式,获得观众广泛好评。1月16日,这项传统非遗技艺再次呈现出多元之光,热门游戏IP“魔域”联动“英歌舞”,将游戏中幻兽技能融入表演当中,并推出非遗纪录片,利用现代技术为大众呈现又一场视觉盛宴。

“魔域”IP联动“英歌舞”,推出非遗传承纪录片

联动第九艺术,英歌舞“舞”出新花样

飒沓如风,气势如虹,英歌舞在潮汕地区已流传300多年,融合南派武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去年春节,与英歌舞相关的视频和话题也“霸屏”各大社交媒体,抖音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百亿次,被不少网友称之为“民间街舞”。

与此同时,2025年春节期间,网龙网络公司(以下简称为“网龙”)旗下经典游戏“魔域”IP推出全新“蛇年幻兽”,以四个独特形象呈现。据网龙团队介绍,该角色灵感正是来自这项非遗艺术瑰宝——英歌舞。

“魔域”IP联动“英歌舞”,推出非遗传承纪录片

在此次英歌舞与“魔域”IP的联动纪录片中,魔域团队在“榕义兴英歌队”的指导下,从零开始学习英歌双槌,古装扮相的表演者与游戏中“蛇年幻兽”Coser同台登场,手中舞槌、火壶上下翻飞,对敲而舞,以其雄浑威武之姿融合灵蛇特色,生动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及游戏角色中的风采。非遗火棍、火扇等表演穿插其中,借助现代技术打造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特效,古韵与新风碰撞,传统与现代交融,让非遗技艺拥有“更年轻化”的表达方式,也让游戏这项“第九艺术”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全新载体。

“魔域”IP“蛇年幻兽”Coser表演非遗火壶

此外,“魔域”IP还与潮州木雕非遗传承人卢进文大师的合作,以祥蛇为灵感,精心打造联动专属英歌槌,以更加有趣、多元的方式展现了潮汕人民的英雄气概以及传统木雕技艺的魅力。

“非遗+游戏”,双向赋能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模式也正在不断变革。“游戏+非遗”这一模式展现出独特传播潜力。今年首款国产 3A
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就让“陕北说书”这一非遗艺术形式重焕光芒,并受到广泛关注。

此前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86.6%的受访青年喜欢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88.8%的受访青年会关注电子游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这表明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渴望从未消失。而游戏作为年轻群体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能够融合多种视听元素,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且互动性强的文化体验,为非遗技艺提供了绝佳展示平台。

“非遗+游戏”这种创新组合不仅能够为古老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两者的“双向奔赴”,仿佛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古老的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从而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文化领航,展现中国游戏新风貌

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下,肩负文化传播使命是越来越多民族游戏企业的共识。网龙团队介绍,依托旗下众多有影响力的游戏IP,网龙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传统文化与游戏IP的融合路径。比如,去年春节,“魔域”IP还携手铜梁龙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廷炎上演龙舞飞腾;去年七夕,携手南京云锦研究所共绘“彩羽琼华”;2022年,携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皮影技艺还原游戏角色……

网龙旗下IP携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皮影技艺还原游戏角色

通过与不同领域非遗品牌的跨界合作,网龙旗下游戏IP成功让传统文化焕发全新魅力,也向我们充分展示了数字时代游戏IP与文化品牌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进一步树立了中国游戏的品牌形象与精品标杆。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副教授曹书乐曾在2024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强调,国产游戏更应该更加注重玩法与文化的结合,以“玩法为器,文化为魂”,打造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游戏作品。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游戏发挥第九艺术的正向社会价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输出和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图片由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