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文旅“破圈”生长 逐梦“诗与远方”

绥阳:文旅“破圈”生长 逐梦“诗与远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11 17: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景致养眼、美食养身、活动养神、文化养心。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文旅市场亮点频现,活力四射,乘着旅游热点由“风景”吹向“场景”的东风,该县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按照“围绕线路打造场景、围绕场景布局住宿、围绕住宿丰富业态”的总体思路,持续提升打造旅游生态圈,升级消费场景,不断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到绥旅游,畅享绥阳的“诗与远方”。

精心谋篇布局 做优旅游“路线图”

绥阳县以研学教育、红色文化、农耕文化、三线文化为主线,将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地方风景等元素有机融合,精心做优旅游线路,从游客的“乐子”中寻找发展的“路子”。

清华美院学生在绥阳双河溶洞采风 李城 摄

去年7月,首届“青春遇见绥阳”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暨研学实践季在绥阳启动,暑期期间,活动吸引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南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贵州大学等108所高校,129批大学生“三下乡”队伍,1210名青年网络推荐官,13037名大学生来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追赶着研学游的“热潮”,除了发挥生态景观资源优势,绥阳县还活用诗词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游。该县将诗歌元素融入城市核心区域、旅游景区,打造诗歌文化空间和主题场景,推出“走进贵州·诗画绥阳”诗歌主题研学线路。引导非遗文化传承人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以“九苗益草”白苗药枕为引领,推动旺草竹编、枧坝苗绣传统“非遗”工艺品及育红小学学生手工DIY帆布包作品等转化为旅游商品并走向全国各地。

强化品牌背书 打造场景“新业态”

去年8月,旺草镇用一场稻田音乐节解锁了“流量密码”,让其迅速成为绥阳乡村旅游的热门话题与网红打卡地,线上线下均火热出圈,再次迎来农文旅融合发展热潮。据统计,从8月8日到9月8日,旺草镇2024年稻田音乐节累计接待游客3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25万元,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等住宿餐饮增收超50万元。

全民嗨FUN闹新春晚会现场 丁明东 摄

文旅热点出圈出彩,得益于绥阳县充分发挥节庆活动、文体旅消费场景等引流作用,因地制宜重点策划打造系列主题消费场景。绥阳县围绕“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爆点”目标,强化新应用、新场景打造,推出“世界再大 欢迎回家”全民嗨FUN闹新春、旺草镇“春山‘油’学·花间集市”“多彩贵州 别有洞听”溶洞音乐周、“听得见的稻田”稻田音乐节、“江畔美宿·烟火黄鱼”溪田音乐季等系列活动场景70余场次,一张张独具绥阳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品牌正不断凸显。

除此之外,以打造“北纬28°的翡翠”世界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围绕双河溶洞这一国际IP,持续丰富生态圈业态场景。在双河溶洞群旅居生态圈打造洞穴音乐节、洞穴马拉松、洞穴科考节、洞穴诗歌节四大“洞穴+”品牌活动场景。目前,绥阳双河溶洞群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开展;5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已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已完成规划编制。按照“一景区、一特色”思路,绥阳打造了以温泉稻香排骨、旺草牛蛙等为代表的绥阳“十二风味”,不断提升舌尖消费力,推动绥阳文旅消费破壁出圈。

探索“民宿+”模式 创造度假“新机遇”

去年夏天,一场别具一格的借宿大会走进绥阳,60多家来自全国度假行业头部品牌的主理人齐聚绥阳,从度假业态、建筑设计到生活美学等多个维度,寻求更多合作方式,全面提升绥阳旅游民宿品牌吸引力。凭借着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生态优势、旅游优势、区位优势,绥阳紧盯洞穴旅居生态圈及宽阔红河民宿集群、枧坝黄鱼民宿集群,打造“场景+住宿+多业态”旅游小生态圈。一场“民宿+”模式的民宿业态升级正在绥阳悄然发生变革。

游客在民宿排练舞蹈 潘娅 摄

位于绥阳县温泉镇双河溶洞景区内的双河客栈,由国内著名设计师设计,根据原有民居建筑框架改造而成。改造的93间客房,在保留黔北民居特色的同时,融入了地中海风、创新田园风等70多种风格,是民宿风情和现代高端度假的融合,被评为全国甲级旅游民宿、贵州省金山级(五星级)民宿。

“为一间房,赴一座城”已不再只是一种选择,而是充满情怀的旅行“标配”、浪漫追求。“民宿+”的跨界创新,不仅拓宽了民宿的服务边界,更为整个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据统计,2024年1至12月绥阳县游客入住65.57万人次,全县总接待人数602.93万人次,同比增速分别为12.67%和6.97%。

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如今的绥阳,文化有引力,旅游有魅力,消费有动力。接下来,绥阳将紧扣“洞林秘境·翡翠山水·诗画绥阳”定位,不断丰富旅游场景,强化引流消费,提升服务品质,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形成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格局,热情洋溢地奔赴文旅“出圈”的“诗与远方”。(王婵娟|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