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AI+进行时 | 大场景、大平台、大协同加速人工智能走深向实

上海AI+进行时 | 大场景、大平台、大协同加速人工智能走深向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10 11: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上海正朝着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稳步迈进。

从《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到近日召开的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大会期间,徐汇区推进“人工智能+”的十大行动正式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将在申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徐汇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徐汇区获批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创成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先导区;“模速空间”入选“上海品牌”,徐汇区34个大模型通过备案、占上海市近60%...

“上海在人工智能产业上具有先发布局和资源聚集优势,而徐汇更拥有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徐汇区政协常委、CCF数字金融分会副主任、中电金信高级副总裁张东蔚1月8日在区政协举办的“以科技创新助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极”专题协商会上提出,“建议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布局大场景,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形成联动,打造应用标杆,加快科技成果落地;助力优势机构牵头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应用中试基地,整合区内创新资源,设立专业化中试服务验证中心,构建行业大平台;探索围绕场景协同创新的机制和举措,协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促进徐汇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协同。”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大模型加速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推动科学范式变革,成为构建新质生产力,加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能够深入理解行业痛点和需求的行业大模型,才能让AI真正在千行百业中落地生根,发挥出最大价值。而在人工智能走深向实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从技术落地转化为应用场景和价值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国内大模型建设模式分散导致的单品性能差异,以及AI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亟待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技术为引导,以推动关键场景落地为目标,让更多AI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中电金信作为在沪央企科技力量,依托中国电子智算体系,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给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央企方案”。2024年,中电金信全面启动“源启AI+行动”,围绕智算底座、智能应用和数智金信进行数智化改造升级,并大力开展AI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2025年形成一支3000名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应用的复合型AI人才队伍。

以应用为牵引、以场景为驱动,围绕强化基础底座赋能、推动重点领域垂直应用、加速创新生态构建发力,中电金信以“两大平台+三大模型+N个应用领域”的AI产品及能力体系,提供智能平台+智能模型+智能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支撑企业数智化转型。2024年先后发布了系列面向数智化时代的核心产品:源启金融大模型、多模态智能鉴伪大模型,打造智能化时代“应用攻坚的矛”和“防范大模型风险的盾”;推出AI+数字基础设施:行业数字底座“源启”3.0,面向人工智能需求爆发时代,提供稳定、健全、安全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开发实施能力和系统化工具平台的解决方案,通过“大模型+平台+服务+应用”的综合解决方案模式,助力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社会深度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走向突破性创新、照亮行业数智化转型,需要业界共同的智慧。特别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要求体系性的能力下,需要产业侧、行业侧加大协同力度,通过联合创新、场景验证,加速人工智能从零到一、从十到百的规模化生产,共筑数智化时代的新基石。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