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谈“新”的时刻越要重申一些“老”观念

越是谈“新”的时刻越要重申一些“老”观念

来源:中工网 2025-01-03 16: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工网特邀评论员 徐立平: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家高级技师,航天特级技师,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兼职)。工作30多年来,他立足航天固体发动机整形岗位,不惧危险、执着坚守,勇于担当,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生,练就一身绝技绝招,成为我国航天固体推进剂整形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被誉为新时代“雕刻火药、为国铸剑的大国工匠”。

数十年如一日,将火药“舞在刀尖上”,一不小心,人就可能“灰飞烟灭”——如果是你,会选择这样一份犹如“在鬼门关行走”的工作吗?

我会,而且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30多年。

大家好,我是中工网评论员徐立平。我从事的是航天发动机固体动力燃料药面的微整形工作,也有人叫我“火药雕刻师”。发动机的固体燃料直接决定着火箭的飞行轨迹,我的工作就是在固体燃料发动机推进剂的药面上“动刀”整形,让固体燃料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那么雕刻时,每一刀都必须特别地小心,既要保证尺寸精度,又不能产生一丝的静电和火花。否则,不仅会产生质量问题,还可能瞬间引起燃烧甚至爆炸,人基本没有安全逃生的机会。

不少人问我,是什么样的信念让我在这么枯燥又危险的岗位上,坚持了这么多年?我的回答很简单,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国重点型号发动机的研制进入了攻坚阶段,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内部出现了缺陷。因为当时没有先进的探伤设备,要找准故障原因,只能人工就地“挖药”。我那时刚刚21岁,主动请缨成了突击队的一员。

我记得当时挖药的空间非常的狭小,每次只能进一个人,要像“夹心”一样被包裹在成吨的火药堆里,而且每一刀只能铲出四五克药。我和其他队员每十几分钟轮换一次,历时两个多月,最终成功排除了故障。这次任务之后的很长时间,我的腿都无法正常走路,但我觉得很值得,因为这为我国重点型号发动机的研制争取了时间。

很多人看过神舟系列飞船遨游太空时的飒爽英姿,看过阅兵式上庄重威严的导弹方阵,但很少会知道,这些国之重器背后,正是徐立平这样的人在刀尖上一毫米、一毫米地雕刻。

为祖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就是要把工作钻研到极致,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如此。在我看来,越是谈“新”的时刻越要重申一些“老”观念,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仅要“弘扬”,而且要“大力弘扬”。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要向“新”也要求“质”,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对照最高标准、坚持最高要求,不断学习提升、磨练过硬本领,以自身技能素质驱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进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伟大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新时代的产业工人要将工匠精神铭记于心、融入实践,凝聚工匠之力,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奋勇前进、追求卓越,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赵双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