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镇:巧用“加减乘除”法破解“乡村振兴合伙人”发展难题

花园镇:巧用“加减乘除”法破解“乡村振兴合伙人”发展难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31 14: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临沂市郯城县花园镇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做好“聚资源、优服务、强统筹、汇合力”四篇文章,破解“乡村振兴合伙人”工作模式难题,从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引领群众共富,助力乡村振兴。

整合资源做“加”法,增加发展驱动力

按照《关于大力推行“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的实施方案》,花园镇依托“共富农联体”县、镇两级共富平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种粮大户、农业企业家等人才召开座谈会,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经济人士、商会成员等群体,开展政策解读、法律咨询、建言献策等活动10余次,有效帮助解决生产经营难题;下发《乡村振兴合伙人供需对接表》,联合农业、人社、经管等多部门,动员包村干部、村干部等力量全面摸排梳理全镇村企资源优势、需求意愿和短板弱项,梳理填写供给要素、需求意愿、风险评估三张清单,结合《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工作方案》,托清农村闲置资源底子和农村集体“三资”底数,全镇累计梳理供需要素1000余条,有效助力当地村企合作。

服务距离做“减”法,减轻发展负重力

花园镇以“沂蒙乡村振兴合伙人”信息平台为载体,建立村企达成合伙意向的信息衔接窗口,组织各村精干力量参加“沂蒙乡村振兴合伙人”信息平台培训会议,现场教学录入各村闲置资产资源。为提高信息平台服务效能,扩大合伙范围,花园镇借助“四雁人才”信息库,对内发挥镇域农业资源优势,鼓励本土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积极发布土地、技术、人才、产品等供需信息;对外积极宣传家乡人才和产业扶持政策,以乡情为纽带、以平台为支撑,动员在外人才发挥自身影响力,带动资金回流、项目回引,从而助力家乡发展。

统筹优化做“乘”法,形成发展牵引力

花园镇乘“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之东风,结合“四雁工程”工作,发挥村干部“头雁”领航示范作用,开展“致归雁人才的一封信”活动,向在外人才送去家乡关怀,以“头雁”牵手“归雁”,共谋家乡发展。深挖种粮大户、养殖能手、非遗传承人等“鸿雁”人才,发挥稻米、玉米、草莓等产业优势,集聚本土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雁阵”主体,梳理供需要素,提供交流机会,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创富共同体,扩大带富辐射范围,持续推动农文旅发展,以刘湖村“博士巷”热点带动“五色米”等项目产业发展,实现强村富民新路径。

难点堵点做“除”法,消除发展摩擦力

花园镇积极联系银行“金融管家”团队和金融辅导员,积极跟进对接需求主体,提供一揽子、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利用美德积分金融转化机制,实行“美德+信用+金融”的新路径帮助14家企业办理“美德商户贷”675万元,在7个村设立“沂蒙金融超市”,无偿提供水电费缴纳、小额存取款、现场办贷等金融服务。培训方面,统计合伙人技术需求,制定培训课程清单。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聚焦人才发展需求,实现精准授课。整合县内外高校教师、农业专家、优秀本土人才等群体构建“师资库”,以小微企业、示范社、示范场等为载体,将技能学习、实践锻炼、研学培训的场地搬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等群众的身边地,实现培训精细化、多样化、便捷化。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