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构建“两网融合”可回收物体系,打通生活垃圾分类“最后一米”

济南高新区:构建“两网融合”可回收物体系,打通生活垃圾分类“最后一米”

来源:鲁网 2024-12-26 15: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连日来,济南高新区城市管理部有序推进“两网融合”可回收物体系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全力打造绿色生活新典范。

科学规划,完善分类设施布局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通过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在全区选址建成首个“两网融合”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覆盖高新区中心区120余个小区、11万余人。分拣中心内设有五类可回收物分拣存放区,并设置一台泡沫箱压块机和一台互联网智能电子秤。今年投入使用以来,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已累计完成再生资源回收412吨,形成了可回收物收集和回收利用的工作闭环。

靠前服务,推动预约回收应用

为切实打通可回收物回收“最后一米”,工作人员每两周到小区开展一次可回收物现场回收活动,并积极拓宽回收渠道,加大对僵尸电动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的回收力度;同时,分拣中心还积极推广线上交易平台,居民可以通过“源分类回收”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服务,不仅方便居民随时投放可回收物,还能通过现金或积分兑换等方式,激励居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强化宣传,提升居民分类意识

高新区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进社区宣传等活动,发挥“泉”心全力志愿服务团队作用,“一月一主题”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培训和志愿服务活动,面对面向居民宣讲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和可回收物投放指南,推动更多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深入推动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

接下来,高新区城市管理部将充分发挥“两网融合”可回收物体系作用,切实打通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最后一米”,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专业、便捷、规范的可回收物回收渠道,持续巩固提升全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