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金枢纽|老外不见外 此处是吾乡

“一带一路”金枢纽|老外不见外 此处是吾乡

来源:央视网 2024-12-23 20: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22日,2024“一带一路”金枢纽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义乌鸡鸣山社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这里的“老外”一起包饺子、做糕点,共赴一场跨越文化的交流盛宴。

“不是第一次包饺子了,我喜欢吃饺子,义乌特别好。”12岁的埃及人玛雅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也是鸡鸣山社区语言志愿服务队的西班牙语老师。

被誉为“联合国社区”的鸡鸣山社区,接近一半的常住居民是外国人,他们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风俗、各色异国元素在这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里交汇,也是这座浙中小城国际化的一个缩影。

离鸡鸣山社区办公楼不远处就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这里是很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年轻人闯荡义乌的第一站。“语言是他们要攻克的第一道关。”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说。

2014年从非洲马里来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斯迪卡,如今不仅汉语普通话说得溜,义乌方言也讲得有模有样。毕业后,斯迪卡选择继续留在义乌,把义乌当作第二故乡。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2014年,江东街道在鸡鸣山社区开展国际性融合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全国首个社区境外人员服务中心。自 2019 年以来,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We are family”等中外交流活动达 650 余场次,服务境外人员覆盖 37 个国家和地区,约 3.5万余人次。

2024年,江东街道以“一中心两个家三街区”为主线,串联东洲、五爱、南山、商苑、南苑等6个社区,一体打造鸡鸣山国际社区片区,构建一个有人情味、幸福感、国际范的“联合国社区”,打造中外居民安居的“百花园”。

尊重、包容、开放、多元的环境,是义乌的吸引力,也是中国吸引全球外商的魅力。如今,义乌常驻1.5万名外商,各类外资主体达8000多家,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故事,每天都在这里上演。(文/滕瑞)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