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任啊,我看你的烟田都冬耕完了,天气这么冷,你还在地里忙活啥”路过的村民不解的问,烟农任现臣连忙解释:“这马上就上冻了,我得给储水罐包上保温棉,今年移栽后的持续干旱多亏了这个储水罐,烟苗喝上了‘保命水’,今年的烟不但烘烤结束的早,品质也有很大提升,比去年一亩地多卖了两百多块呢”。
“现在种烟跟前些年大有不同,各类农机装备都齐全,打穴机、盖膜机、中耕机、增压供水机、装烟机拔杆机等等烟农都可以到合作社租用,储水罐遍布烟田,听说今年烟草公司又购进了采收机,明年我也要去租一台使使。你看远处那个大罐子,这是刚运来的大型储水罐,容量30吨呢,今后再也不担心卡脖旱了。”任现臣又兴奋的说道。
近年来,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按照行业农机农艺融合工作部署安排,围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工作目标,加快烟叶生产机械化应用推广步伐,着力稳固烟叶基础,促进产业稳定发展、烟农持续增收。
聚焦烟田改造 夯实机械化发展基础
持续优化烟区布局,稳定核心烟区、优质烟田、诚信烟农,扎实推进高标准烟田建设,充分发挥基本烟田的综合保障作用。在计划资源分配时充分考虑生态条件、基础设施、发展潜力等因素,推动合理布局规划,提高区内烟田集中连片程度。整合多方资源,加大烟区布局优化和土地流转力度,试点开展烟田宜机化改造,拓展机械化发展空间,改善农机作业环境。以多样化流转为途径,突出解决再流转问题,满足优质烟区长期稳定发展需求,实现植烟土地流转可行、可持续。
聚焦机械适配性 让设备充分发挥效能
充分调动公司技术员、合作社、烟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小改进、小创新研发改进一批价格便宜、便于操作、接地气的“土农机”。东凡后架河烟农王双虎发明了简易烟夹装卸机,宫前烟站站长潘强改造了施肥机并成功申报专利。同时,持续加大农机引进力度,精心筛选优质农机资源,以此降低合作社和烟农采购农机的选型交流成本,进一步提高烟用农机装备的作业广适性、农艺适配性。
聚焦重点环节 构建农机农艺标准体系
抓住关键环节,将统一烟田标准作为推行机械化的前提,结合陕州烟区烟叶生产机械化作业条件,聚焦三大作业场景、六个农艺环节,围绕作业流程方式、农艺技术参数、生产物资规格,统一烟叶生产全环节的宜机化农艺标准,推动农机农艺在融合中前行。
聚焦专业化服务 助力全程机械化
进一步完善专业化机械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率,实施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机托管服务模式,在烟田育苗、耕整地、田间管理、采收等用工多、强度大的生产环节,整合全区农机资源,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全覆盖,以区域化、专业化、一站式的服务让烟农共享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成果。
通过全程全链条机械化转型升级与设施配套,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近几年配备了打穴机104台、储水罐57个、增压供水机50台、采收机8台、烟夹装卸机12台,同时新建电能烤房98座、改造电能烤房488座、新建大型育苗工场2处。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优化了农艺标准、提高了烟叶品质,还推动了烟草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升级、构建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并提升了服务水平,有力推动陕州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薛松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