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举办留英校友中国就业力论坛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举办留英校友中国就业力论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15 11: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2月15日电 12月5日,由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发起和组织的留英校友中国就业力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旨在结合新兴产业浪潮和中国企业国际化态势,探讨综合提升留英中国校友就业力的有效路径。

活动详尽分析了中国就业市场最新趋势、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才需求变化,以及留英中国校友就业力优势,同时中英双方代表深入交流了如何从政策及实际操作层面加强合作,以更好地支持留英中国校友提升就业能力。现场汇聚来自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超过40所英国大学、领英中国、中国雇主代表、英国商会、留学中介以及留英归国校友代表等近200人共同参与。

在论坛开幕仪式上,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主任兼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汤志理(Nick Thomas)发表致辞:"英国凭借卓越的教育质量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一直都是中国学生寻求优质教育的首选之地。目前,超15万中国学生正在英国大学深造,另有8万学生正在中国通过跨国教育攻读英国学位。

此外,75万归国留英校友在中国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英两国之间深厚联系的桥梁。随着全球市场的迅猛发展和需求多元化,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作为推动两国间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致力于加强两国教育机构、雇主及校友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沟通,并结合实践探索支持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的新途径。"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夏建辉肯定了英国留学的独特优势:"国际教育在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社交能力、推动未来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领域的深入交流,为年轻一代搭建了相互理解、尊重与包容的桥梁,有力促进了彼此间的合作与沟通。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在中英双向留学领域取得更加瞩目的成果,通过教育合作进一步加深两国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近年来,留英中国校友群体呈现出新的趋势与特点。首先,中国学生的数量增长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及以上学位,同时,进入英国顶尖高校联盟罗素集团大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也在持续增加,这表明中国学生对更高层次学术追求及对学校全球排名与学术声誉的高度重视。

在学科选择方面,商科和管理仍然是中国学生最热门的学科领域,占据新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然而,艺术与设计领域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中国学生净增人数最多的学科。与此同时,计算机科学作为增长最快的主要学科,也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的关注。

大多数中国学生选择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就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学生签证占英国学生签证签发量的24%,而在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 Visa)中的占比仅为8%。

留英校友对于英国教育的评价普遍较高。根据英国文化教育协会2023 - 2024年调研显示,69%的留英校友在3个月内找到了工作,79%的校友表示英国学位对他们在求职及在职发展中有着积极优势。尤其学生们认为在英国的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全球公民意识和跨文化技能。

而在雇主眼中,留英校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主动性、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英语语言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解决问题与分析能力、适应能力、包容性、研究技能/信息检索能力以及全球视野等方面。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就业市场。在此背景下,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中小型公司,中国雇主都在积极寻找具有全球视野、全球经验和与全球市场合作文化心态的人才。

根据领英的最新调研,84%的雇主愿意雇佣海外留学生,特别是那些具备技术、研发相关技能以及全球思维、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留学生。他们不仅能为公司带来活力和新鲜创新的想法,还能在重要专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客户群的变化,中国雇主在招聘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国际化相关经验和技能,尤其对于想要在全球市场上拓展业务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在提供职业发展机会方面同样具有巨大潜力。

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英国高校着力于帮助留英中国校友深化对中国就业市场的精准认知,提供定制化就业服务,协助他们提前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例如,英国高校就业服务中心与行业保持着密切沟通,以确保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培养并拓展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包括软技能,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英国高校还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与各行各业顶级公司或知名企业的合作,搭建高质量实习平台,为学生提供短期或长期的实习机会,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拓展人际关系网络,提升综合实力。

同时,留英中国校友从英国高校毕业后,学校就业服务中心仍然持续提供就业咨询服务,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建议与支持。

今年是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携手中国45年。45年来,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始终致力于推动中英两国间的教育文化交流,并通过留英校友会为留英中国校友提供从在校到归国的全方位支持,与各方紧密合作,紧贴中国就业市场脉搏,志在打造行之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和职业发展平台。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