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蹲点日记|“城市矿山”迸发绿色潜能

高质量发展·蹲点日记|“城市矿山”迸发绿色潜能

来源:新华社 2024-12-11 14: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辆报废汽车,回收利用能挖掘出多少价值?

在天津新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一辆辆报废车辆整齐排列,车间内拆解设备满负荷运转。变速器、发动机、轮毂、车灯等汽车零件正被工人一一细心拆解、堆放。

车辆钢材料经破碎后送至钢厂再利用;旧车身进入智能化流水线,15分钟后被粉碎,残渣自动分类回收铜、铝、塑料等材料;旧轮胎则送至其他企业,用于生产橡胶颗粒……

这家企业重点发展废旧机电产品、报废汽车等再生资源产业,报废汽车业务为下游企业提供低耗能、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保障。

这是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航拍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该公司总经理张桂钰告诉记者,一辆车辆废钢铁就能回收0.7吨,发动机经精细化拆解,可用来回收的物料就有近50种。“每天可回收100多辆报废车,当天就能全部拆解完毕。”他说。

“根据估算,一辆报废的小型汽车精细化拆解后,可分解出约36千克橡胶、70千克塑料、740千克废铁、100千克铝。”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告诉记者,有效回收、循环利用报废汽车等资源,相当于开启“第二矿山”,可以降低对原生资源的需求,减轻矿产资源开采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来自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回收利用废钢约2.6亿吨,约占粗钢总产量的25%;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约1760万吨,约占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5%;再生纸浆产量近6000万吨,约占纸浆总产量的70%。

工人在天津新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铜杆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天津是特大型老工业城市,也是资源能源相对缺乏的城市,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天优势和现实需求。南开大学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军锋说,从产业结构和多年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来看,天津市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园区循环化改造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新能公司位于静海区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30多年前,家庭作坊式的废电器、电线拆解产业在这里悄然兴起,这片区域也逐步发展为全国首个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子牙经济开发集团总经理张彦江告诉记者,园区集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55家,去年实现产值125.4亿元,其中废旧机电年拆解量达500万吨级。

在子牙经开区的“新能云数据中心”,巨大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新能公司与全国资源回收下游企业在铜、铝等方面的订单。目前,平台线上交易商家已达18000余户,辐射全国80%地区,近3年累计回收各类再生资源400多万吨,线上交易额近千亿元。

工作人员在新能云数据中心介绍新能公司的交易订单情况。新华社记者 杨文 摄

子牙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姜岭说:“从资源回收到拆解加工,再到精深加工、产品制造,我们建立起废旧机电、废钢、报废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让再生资源在园区物尽其用。”

子牙经开区家电回收处理企业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每年可以回收超过10万吨废旧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等家用电器。在综合拆解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台废旧电视机和电脑被拆解成显示屏、电路板等零件。公司副总经理刘健告诉记者,政策驱动下,公司的年处理能力从去年的280万台提升到500万台。

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工人在拆解冰箱。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10月18日,首家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正式落户天津,意味着循环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也把天津送到了绿色变革的新起点,意味着“城市矿山”有了“挖掘”主力。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董事长刘宇表示,新组建的中央企业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他们将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发挥龙头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提升资源回收再利用产业绿色开发水平。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总部注册地、办公地选址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这里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个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不仅拥有完善的环保基础,更具备循环经济发展的肥沃土壤。

朱黎阳说:“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在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这将有助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拓展国际市场,带动全国循环经济产业走出去,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杨文白佳丽)

【责任编辑: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