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水月》如梦似幻、《887》惊艳绝伦;泉州提线木偶戏活灵活现、赣南采茶戏折子戏韵味独具……12月1日,为期11天的会昌戏剧季002圆满收官,26部中外佳作轮番登台,245场演出有序铺陈,让会昌戏剧小镇仿若化身戏剧的奇境。戏迷梁瑞荣说,这些戏太好看了,许多外地人都来到小镇享受戏剧带来的快乐。
小朋友们在活动室排练舞蹈,年轻人在书院阅读“充电”,老人们在大荧幕前观看红色电影……在全国“红色名村”寻乌县长宁镇三二五村,三二五文化客厅成了周边群众丰富精神生活的好去处。
“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村舞“PK”大赛、百姓春晚、迎新春跨年演唱会、采茶戏进景区、客家山歌进社区、非遗进校园、亲子故事会、心理健康沙龙、美术展、摄影展……11月30日,赣州发布各地十二月文化惠民活动安排,200多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惠民活动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群众面前。
百花齐放竞芳流,文化甘霖润红土。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以“有意味的形式”和“有品位的内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文化大餐”进入千家万户,“文化雨露”滋润群众心田。
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比“十三五”初期增长40.3%。市综合文化艺术中心汇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大剧院,常态化开展音乐沙龙、读书会,美术、书法展等,让人民群众享受精神文化滋养“无障碍、零门槛”。市、县两级建成143个新型文化空间、24小时自助城市书屋以及社区书屋等,乡镇综合文化站320个、村级(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019个,让“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从美好蓝图变成了幸福实景。
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我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把文化惠民由“送文化”提升为“种文化”。
“文化惠民周”“青少年艺术大赛”“百姓大舞台”等市级层面的群众文化活动和“书香赣鄱”全民阅读活动已连续开展10年以上,各县(市、区)常态化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等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形成了“一县一品”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新格局。兴国县和信丰县嘉定镇分别以“兴国山歌”“合唱”特色文化艺术,被文旅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兴国县果溪“村晚”、上犹县老表“村晚”入选国家公共文化云2024年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在章贡区,“艺动章贡”“虔民悦读”已成为丰富市民精神生活的文化品牌。前不久,江西省“最美基层阅读推广人”邓路为孩子们讲述绘本故事《刺猬和金币》,家住南外街道红旗村滩儿上路的朱日新听完后开心地说:“我很喜欢邓老师的阅读推广,这让我更加爱上了阅读。”
今年8月26日起,艺赣南·赣州文明夜校的插花、国画、瑜伽、手机短视频、非遗钩织等多门课程陆续开课。不少市民开启了“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新生活。
国庆期间,“唱游赣州”音乐会在江南宋城景区连续举办7场,吸引了数十万市民和游客围观,带动赣州市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赣州被央视报道为受全国年轻人喜爱的“宝藏城市”。
10月4日,“唱游赣州 歌展红旗”音乐会在赣州市龟角尾公园举行。我市成功打造“唱游赣州”音乐会,今年已举办6期15场,客流累计超过40万人次,直播间点赞超300万次,话题浏览量破2.9亿次。林宗健 摄
《沂蒙山,永远的爹娘》《母亲》《离不开你》《亲吻祖国》……在第十一届会昌农歌会总决赛上,16名实力唱将激情唱响一首首经典歌曲,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演员陈露说,会昌农歌会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星光大道》,也是我们心中的大舞台。
一场场演出、一部部电影、一次次书画展览,文化下基层,进农村、进社区、进景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全市每年送戏下乡年演出超1100场,各乡镇组织自办文体活动超1300场。2024年“来赣州过客家年”非遗民俗活动中,采取市县联动,以非遗集市、非遗展演、非遗巡游、非遗快闪等形式开展了300余场客家民俗活动,吸引游客820.95万人次。
文化走出去,群众当主角。致力于构建全民参与的文化服务体系,我市各地组建文艺队伍,积极发动广袤乡野和城区小巷的能人参与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用文艺点亮群众生活。全市成立了戏剧、舞蹈、曲艺、社火、秧歌、健身等群众自办文化社团3680个,一批民间文化达人脱颖而出。
寻乌县文峰乡岗背村文艺骨干刘勤娣正在指导村民练习广场舞。她说,自己参加了县里广场舞培训班,得到了专业老师的指点,学了很多新动作,以后有机会还要去学。
文化焕发新气象,红土处处弦歌欢。文化惠民没有终点,全市文艺工作者将通过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滋养精神家园、温润心灵的同时,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赣州故事、唱响赣州文化,使赣南儿女在奔向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获得更加丰厚的滋养。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温居林 通讯员刘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