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不等人,田间春耕忙。眼下正值冬翻耕晒垄、育苗的关键时节,新宁县积极响应邵阳烟叶标准化生产提质三年行动,夯实烟叶产业基础,围绕“四化”抓实2025年烤烟生产准备工作。
统筹谋划布局 夯实生产根基
(新宁县2025年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现场)
产业布局规模化。新宁召开2025年烟叶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会议强调始终把稳产保供作为重中之重,着力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守好烟叶基本盘。立足现有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将生产计划科学合理分解到乡镇、村组、农户,防范产业布局“翻烧饼”造成资源浪费。推动以村委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为主体的土地长期稳定流转。推广“政府+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与本土粮食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推动烟稻茬口无缝衔接,建立烟后稻“双订单、双保险”合作机制;构建“一亩田、三担烟、千斤粮、万元钱”高质高效高端烟稻菜产业发展模式。
吹响“集结号” 打好“冬翻仗”
(甘家村召开翻耕推进会)
(图为烟田冬翻耕现场)
冬翻冬晒标准化。加强宣传引领,通过烟站宣传栏贴报、分享标杆烟农案例等,帮助烟农了解冬翻冬晒对土壤改良、提升烟叶品质的积极作用,算清“收益账”,激发冬翻耕积极性;加强政策扶持,增设早翻耕投入,在2024年12月20日前完成翻耕、2025年1月20日前完成起垄的,经验收达标的,按照不超过25元/亩的标准进行投入到村委会或者烟农;举办技术培训,加强翻耕技术指导服务,加强起垄行距控制和腰沟、围沟符合标准,坚决杜绝宽行窄距现象;优化资源整合,合作社成立专业化机耕队伍,充分协调富余农机,提高冬翻耕效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备齐备足物资 强化多重保障
(图为烟站烟用物资到货)
(图为清理好的育苗大棚)
生产保障高效化。确保各环节有序进行,跟进供货沟通,加快供货进度,县、站点联动协作,针对当前各烟站点生产和道路运输情况,科学合理调配物资,灵活调整供应顺序。2025年计划实现烟用有机肥全覆盖,亩施纯氮不超过10公斤,并于栽后35天内全部使用完毕,持续保持严控尿素、碳铵等“野肥”的举措,杜绝“天盖地”。加快育苗物资的准备,做好育苗设施设备的检查准备工作,对破损设施进行修补、对播种机械进行调试,及早对育苗场地进行清理、消毒、铺膜等工作,强化育苗管理,时刻关注天气变化,督促指导育苗主体强化保温措施,绷紧神经守住安全底线,特别是针对春节期间可能出现的大面积雨雪冰冻天气,做足应急准备,加固大棚,加强苗棚巡查,落实大棚防寒保暖措施,防火、防冻、防倒塌。
服务指导“零距离” 提质增效促增收
(图为技术员指导烟农进行分类编杆)
技术指导精细化。指导烟农做好科学化大田管理和精细化烘烤管理,“烤烟种植三分种、七分管”,巡田烟农蒋守海说道:“今年我种了50亩烟,虽然今年天气不好,但是多亏了技术员及时的指导,我收成还不错,眼下正值新一年烤烟种植的开始,我要从头打好基础,充分做好准备”。从翻耕起垄、育苗移栽到田间管理等各关键环节全方位为烟农提供“保姆式”技术指导,通过“一对一”跟踪辅导、“点对点”服务等方式,增强烟农种植烤烟的信心和决心,保障来年的丰产和增收。
产业兴,百姓富。今年新宁县8个乡镇共完成烤烟种植面积2.33万亩,收购烟叶5.11万担,实现户均收入16.5万元,同比增长1.1万元,烟叶质量得到了广西中烟、四川中烟等多家工业企业认可,总体做到稳中有升。2025年预计种植烤烟2.7万亩,预计收购6.4万担,目前全县落实面积2.4万亩,翻耕面积1.2万亩,落实农户593户。当前主要任务是抢抓时节,一手抓育苗管理,一手抓起垄备栽,深入每家每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确保技术标准落地,为全年烤烟生产扣好第一粒扣子。(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