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北京中轴线文化主题摄影创作人才培训》结课展——《中轴之像》研讨会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于洋,中轴线基金会专委会委员宋慰祖,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吴学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原副馆长、影像评论家、策展人王春辰, 遗产影像学专家周梅生,人民画报社中国专题图库总编辑吴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参展学员代表王望等多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项目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专业主任、教授林彤主持研讨会。
会前,林彤教授陪同与会专家回顾项目学员的摄影作品《中轴之像》展,审阅了结课作品集——同名画册《中轴之像》。专家们对学员的作品分别进行点评,对项目成果表示充分认可,希望学员们保持创作热情,做出更多更好的实践成果。
于洋教授代表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祝贺林彤教授申报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北京中轴线文化主题摄影创作人才培训”取得丰厚完满的成果。项目在强调严进严出的国家艺术基金管理规范下,最终呈现展览、画册、研讨会的多项成果,并对课题完成的水准高且类型丰富表示肯定。于洋教授以“图像时代中轴线文化影像建构的价值”为核心,阐述了北京中轴线主题摄影创作培训与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时代对应关系。图像时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如此深刻的影响到了我们今天的图像生产。此次展览中除了有部分宏大叙事的作品,更多的是以艺术摄影表达艺术家自身对中轴线文化的感受、观念,传达出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深度、厚度和温度。观者能从中感受热气腾腾的人的精神和承载的巨大时间含量。
宋慰祖先生前期参与了此次人才培训的集中授课部分,对项目的整体发展有透彻的了解。他谈了三点感受。第一,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此课题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从摄影的独特视角,对中轴线文化做了全面的实践呈现。第二,最关键的是此项目恰好配合了北京中轴线申遗。学员们经过沉浸式的学习,对中轴线的本质和内涵有了充分的认知。恰逢其时的在申遗成功之后,创造出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优质献礼作品。第三,此项目创造性地完成了培训的全程。来自多领域的专家,甚至是历史、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学员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实现了系统的交流和推广。
吴学夫教授表示,展览、画册都策划和呈现得完美到位。经历巨大社会变革,是今天所有的实践创作的共同背景,北京中轴线摄影的创作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并具备了很多现实的意义。如果以“用镜头来记录中轴线的现实意义”为关键词,至少带来三个角度的思考。第一,空间美学。北京中轴线蕴涵了理想都城的秩序,是中国式的空间美学代表,代表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和哲学。影像中的中轴线文化呈现不是简单的风光摄影或者建筑摄影所能涵盖的。要把中轴线的景观形态放到更加宽广、更加深远的整体性视野当中。第二,城市更新。北京中轴线不仅提供了仪式化的空间,它带动的是整场的城市更新运动。中轴线所经过的位置,不是空洞的地理场域。鲜活的居民在老城区的中轴线沿线空间中生存,进行着城市的微更新。摄影是时间的见证,也许某张中轴线的摄影创作影像就成为了唯一的影像。因为城市的更新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第三,国家形象。无论是传统古香古色的建筑美学表达,还是真实的现代多元生活空间的表达,都是我们要思考的具体命题。
王春辰教授说,此次展览,顺利完成了项目的展现板块。他从摄影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用影像记录历史,用影像昭示未来”的分析,探讨了摄影者对事物的认识。摄影创作者的敏感以及感知力,和其表达的主动选择性有关系。学员们学有所得,有现实题材的创作,也有艺术家般的学员自由发挥无限想象的创作,做成了个人叙事的中轴线场景。摄影人可以是多重身份的集合,他可以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植物学家、自然科学家……在摄影创作的前期,融入更多的调研与分析。
周梅生先生以“个性化观念与世界遗产的影像对话”为话题对项目成果进行了解析。他肯定了个性化观念在创作实践中起的重要作用,对“古为今用”的系列作品进行了剖析。很具体的对《新京师生春诗意图》《窗影百年》《九宫九色》《紫微耀文光》等作品进行了细致点评。他表示在影像当中,北京中轴线遗产项目的标志性符号,经典性画面,是形成世界遗产影像非常好的表达。
吴亮先生说,此次展览效果超出他的想象。他曾参加多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无论是展览,还是画册出版,包括研讨会,此项目是他看过做得最认真最完整,也是最圆满的一个。经过培训,学员们把传统的摄影艺术和数字后期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使这个项目的呈现和表达,与以往的传统摄影人才培训有较大的不同。看到展览和画册,能体会到学员们通过这次学习,对中轴线的文化有了比较深的了解,综合、立体、多元的表述了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从展览中可以看到30位学员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考,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延续,包括在各地巡展,希望学员们把效应放大,继续开枝散叶。
张旭教授表示,看到“中轴之像”展览和画册,非常开心。很多学员是借文献摄影的范式,表达历史记忆、文化记忆和社会记忆。张旭教授也是参与前期集中授课环节的专家,与学员们在之前的交流碰撞中,对他们有所了解。张旭教授认为“画如其人”,看到展览的作品,不用看展签,基本能猜到是哪位作者。点评作品时,他强调学员们要去热爱拍摄对象,要去熟悉,要去研究,要去调研。面对不可见的北京城市历史,从燕国到唐朝的幽州,到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需要做的功课非常多。
学员代表王望首先感谢所有授课教师的悉心指导,他表示:“《中轴之像》项目意义重大。艺术没有对错,只有角度不同。数字后期和纪实影像的创作,有各自适合的表现场域。
据了解,中央美术学院获批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北京中轴线文化主题摄影创作人才培训》,将北京中轴线文化主题摄影的创作为导入,以影像展现北京文化整体风貌的摄影创作为案例,组织业界资深专家和学员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拍摄。旨在让学员将文化地理的表述转换为摄影媒介的方式观察和思考。该项目已于2024年夏季完成集中培训,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30名学员,在酷暑中完成培训和自由创作。参加此次培训项目的学员们的佳作成果汇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以此向“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献礼。(欣文)